陕北农村结婚风俗礼节

admin

陕北农村婚礼的之一步是“起事”,即在结婚前一天,村里的亲朋好友(尤其是大姐、大婶等长辈)会主动到男方家帮忙,筹备婚礼事宜。远路的客亲也会陆续赶来,院子里顿时热闹非凡,唢呐声此起彼伏,将节日氛围烘托得格外浓厚。

定亲是联姻的关键环节。男女双方经过初步了解(如打问亲事、看家见面)并同意结亲后,男方需带烟酒、衣服等礼品,与主事人(多为父亲)、媒人一同前往女方家,商定彩礼数额、女方陪嫁物品(如衣服、鞋、被褥等)及结婚日期。定亲后,双方家庭开始筹备婚礼,确保各项事宜按时完成。

二、迎亲仪式:流程与讲究

陕北农村结婚风俗礼节

迎亲是陕北农村婚礼的核心环节,流程严谨且充满地域特色。

1. 迎亲队伍组建:迎亲人需为单数(加上新娘后为双数),通常由介绍人、代事人、娶人婆姨(多为新郎的嫂子或婶娘)、拉马人(负责牵牲口)、驮箱子的人(运输女方陪嫁)及吹鼓手组成。新郎虽不必亲自迎亲,但需参与队伍前行。

2. 迎亲准备:男方需准备“媵马”(新娘骑乘的马,需戴红脑缨、串铃,鞴好鞍鞲),并让新郎“压媵马”(试骑确认马的状态);准备好新娘的“媵衣”(结婚衣服,由男方准备)、“照妖镜”(绑在新娘腰间,辟邪用)、“彩子布”(红盖头,遮羞避尘)等物品。

3. 迎亲过程:娶亲人到达女方家后,需行娶人礼(如向女方长辈行礼),并吃酒席。新娘离开娘家前,需换上“媵衣”,由娶送人婆姨为其蒙头、穿鞋。新娘上马时,需由搂马人(新娘的兄、弟或侄儿)抱至马背,脚不能沾地,直至男方洞房。迎亲队伍返回时,需经过“接路”(挡路)环节:途经村庄时,村民会在路边摆桌子、放酒水,迎亲人需喝口水、放两盒烟,以示感谢。

三、婚礼仪式:传统与喜庆

新娘娶到家后,婚礼仪式正式开始,主要包括以下环节:

1. 下马与拦门:迎亲队伍回到村庄时,主家会在村口备两支火把迎接,院内外灯火通明、鞭炮齐鸣。新娘“下马”后,男方会设宴“拦门”(洗尘并清点来宾),女方送人来宾(如外家、姑家、姨家)入座,男方外家陪坐,席间新郎需作揖问候,管事人说顺口溜活跃气氛。

2. 抱宝斗入洞房:管事人宣布“抱宝斗入洞房”后,新郎需抱起装有粮食的升子(或花瓶,现多改为后者),与新娘并肩走向洞房。两人需“抢帐”(争先进入洞房),寓意“谁先进入谁强大”。

3. 洞房仪式:新娘进入洞房后,窗外嫂子、奶奶会扔馍馍(求早生儿女);娶送人婆姨会主持“铺床”:将被褥反铺在炕上,新郎穿“趿帐鞋”沿床铺走一遍,然后与新郎新娘“并头”(将新娘长发搭在新郎头顶,寓意白头到老);接着喝交杯酒、撒核桃红枣花生(寓意早生贵子、财帛有余);最后点“长命灯”(两支红蜡烛或清油灯,彻夜不熄,寓意夫妻长寿)。

4. 闹洞房:村里的年轻人会戏耍新人,如逼着喝交杯酒、用线吊苹果让新人咬(逼着接吻)、耍杂技等,增添喜庆氛围。

5. 听门:闹洞房结束后,新郎新娘入寝,村里的年轻人会偷偷躲在窗外,聆听屋内动静,作为农村婚礼的“乐趣”环节。

四、婚后习俗:延续与祝福

婚礼后,还有一些传统习俗延续:

1. 正日待客:正日(女方上马的日子,男方新娘娶回的第二天)是正式待客的日子,需吃三顿饭:之一顿“吃茶馃”(油炸食物、点心伴茶水),第二顿“吃油饴恪”(荞面饴铬,汤里全是清油,配小菜),第三顿为正餐。客人需“记礼”(将礼金记入礼簿),男方外家需给新娘“挂花红”(送被面或其他礼物)。

2. 回门:婚后第三天(逢单日推后一天),新郎新娘需带礼品回女方家,女方家设宴招待,女婿需给岳丈家长辈行叩头礼,受礼者以小礼品回赠。

3. 其他细节:如“撒箱”(女方陪嫁物装箱前,双方父母往箱内放钱,男方钱数是女方的2倍,寓意富贵大方)、“搂马人”(新娘牵马的人,需由新娘兄、弟充当,体现亲情)等,均体现了陕北农村对婚姻的重视与祝福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