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传统习俗中的“送穷”大扫除:正月初六
传统民间认为,春节期间(初一至初五)不宜打扫,否则会“倒福气”。到正月初六(“马日”),需进行全年之一次彻底大扫除,核心是“送穷”——将家中积存的垃圾、污秽杂物(如破衣烂衫、厕所污垢)清扫出门,象征送走旧年的贫穷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富足安康。这一习俗源于对“穷鬼”(颛顼之子,喜穿破衣、散财)的驱赶,民间认为初六打扫可避免穷神入门,保佑全年财运顺遂。
2. 春节前的大扫除: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二十八
若为春节前的全面扫除(即“扫尘”),传统吉日多集中在腊月下半月:
腊月二十三(小年):北方“祭灶日”,民间认为灶王爷上天述职后,家中无“神”值守,适合彻底清理厨房、厅堂,扫除旧年晦气;
腊月二十四(扫房日):传统“扫尘日”,传说神明此时回天庭,无需担心冲撞,可放心清扫房屋各个角落(如天花板、墙角、家具缝隙),寓意“除旧布新”;
腊月初八(腊八节)、腊月十五、腊月二十一、腊月二十八:这些日子也被视为“扫尘吉日”,部分地区认为可“扫八方晦气”“送神归位”,为新岁纳吉。
3. 现代灵活选择:周末或空闲时段
若无严格习俗信仰,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周末或家人都有空的时段(如春节前12周的休息日)进行大扫除。关键是保持愉悦心情,全家参与,通过劳动增进亲情,让家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年。
需注意的是,传统习俗中的“吉日”多为文化传承,实际选择无需过度拘泥,关键是“除旧迎新”的心意——将家中打扫干净、整洁,就是对新年的更好祝福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