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点水加丰”组成的字是“沣”,读音为fēng(一声),部首为“氵”(三点水),总笔画7画,结构为左右结构。
“沣”字的本义与引申
“沣”的本义指春季庄稼需水时水量丰富的河流,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中水源重要性的认知——春季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期,充足的水源是丰收的基础,“沣”字浓缩了这种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与期盼。
“沣”字的主要含义
1. 特指古水名:
最常见的是沣河,源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沣峪,北流注入渭水,是“八水绕长安”(渭、泾、沣、涝、潏、滈、浐、灞)之一,历史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,滋养了沿岸农田与村落。
《诗经·大雅》中提到的“丰水”(“丰水东注”),部分文献中也作“沣水”,为同一古水名的不同写法。
2. 形容雨水充沛:
由“水量丰富”引申为“雨盛的样子”,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》中“一奏之,有云从西北起;再奏之,暴雨亟至,大雨沣沛”,用“沣沛”描绘暴雨如注的场景。
3. 历史地名:
周代有“沣邑”“沣京”,位于沣水以西,是周文王时期的重要都城,后周武王迁都至沣水以东的“镐京”(今西安市长安区一带),合称“沣镐”,是西周王朝的政治、经济中心。
“沣”字的现代应用
如今,“沣”字仍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:
地名传承:陕西西安有“沣东新城”“沣西新城”“沣东街道”等区域,延续了“沣”字的文化记忆,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板块。
文化与生活:“沣”字常被用于人名,寓意“生命力旺盛、生活富足顺利”,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美好期许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