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门遁甲符咒是中国传统术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分为“数理奇门”(以预测为核心)与“法术奇门”(以符咒、步罡等为手段)两类。其中,符咒需依托特定传承、仪轨及师承灌顶,结合符胆、符头等结构使用,并非文字可简单传授的内容。
一、常见奇门遁甲符咒分类及示例
1. 基础类咒语(用于排盘、净心)
此类咒语多为奇门起局的准备步骤,旨在集中心神、沟通天地。例如排盘启咒:“阴阳顺逆妙难穷,二至还乡一九宫。若能了达阴阳理,天地都在一掌中”(出自《烟波钓叟歌》);八神咒中的值符咒:“天乙在前,万神避让,符到之处,永断不祥”。
2. 法术类咒语(道家奇门传承)
此类咒语多与驱邪、隐遁等法术相关,需配合符箓、罡步使用。例如遁甲咒:“六甲六乙,邪鬼自泣;六丙六丁,邪鬼入冥;六戊六己,邪鬼自止”(出自《遁甲神书》);踏罡步斗咒:“罡指北斗,步摄天星,九宫八卦,护我真形”(配合步罡踏斗仪式);隐遁咒(传说中用于隐身):“日月明,乾坤配,吾今持咒隐身形。急急如律令!”。
3. 应用类咒语(日常趋吉避凶)
此类咒语贴近生活,用于出行、居家等场景。例如远行神咒:“六甲九章、天圆地方、四时五行、日月为光;禹为治道、蚩尤辟兵、苍龙扶卫、白虎扶行;荧惑先引、辟除不祥、北斗诛罚、除去凶殃;五神从我、周游四方、左社右稷、寇贼厌伏;行者有喜、用者得福、五行从我、所愿皆得。急急如律令”(出行前念728遍,含一口水喷向出行方向);保生神咒:“太上玉皇、开散玉庭、金房晃曜、翠台郁青;我设三道、灭鬼生灵、我能无死、亦能无生;长生自在、回老返婴、魂魄受链、五神安宁;回飇车轮、北谒玉清、升入太无、与日合明;遂成真人、五帝合并、三元所告、万神咸听;洞玄三昧、无量真灵、群仙侍卫、名列玉清;洞真玉虚、无中之无、道中之道、神化须臾;洞神灵应、法象有为、驱邪灭恶、运转璇玑;东方保生、青童神灵、正一守魂、克保昌龄;南方保生、固气赤灵、万神无越、使我长宁;西方保生、侍魄白灵、辟除妖气、令我利亨;北方保生、通利元精、五气真符、使臣长荣;中央保生、主我身形、飞行自在、天地齐并;游观太虚、上朝玉京、下袪妖魅、福惠群生。急急如太上虚皇律令”(每日早晚念28遍,可驱邪保平安);七星神咒:“日出东方、赫赫大光、灵神卫我、庆门立章;禄存拱惠、不云炳刚、把持既济、标摄大匡;未越绝命、故水鬼乡、三元满体、八神作疆;逆吾者死、敢有冲当、黄老律令、急离远方;北神统录、永断不祥。急急如律令”(每日念728遍,可消天灾地祸)。
二、奇门遁甲符咒的关键要点
1. 符咒的结构与禁忌
符咒的有效性依赖于“符头、符胆、符脚”的完整结构(如符头象征三清或三界公,符胆为符的灵魂,常见“罡”“井”等字)。画符需遵循“十戒”(无恶念、不骂人、手洁净等),且需在特定时间(如子午流注)、环境下完成(如焚香、净手)。
2. 传承与使用规范
奇门符咒多属道家秘传,需正统师承灌顶,不可自行尝试。脱离传承体系的符咒使用,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禁忌,可能反噬自身。
三、关于“奇门遁甲害人咒”的说明
传统文化中虽有“符咒害人”的说法,但此类内容多为小说、影视作品的演绎。从历史与文化角度看,奇门遁甲的核心是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,符咒更多是古人表达对平安、吉祥的祈愿,而非用于伤害他人。当代奇门研究多以数理推演为主,符咒部分需谨慎对待,避免迷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