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的传统习俗是什么

admin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、秋季的之一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到来。古人以“立”为开始,“秋”为禾熟,标志孟秋开启、由繁茂趋向成熟,各地自此陆续进入秋收时节。

二、主要民俗一览

习俗 | 核心做法 | 寓意与说明 | 主要地区或来源

立秋的传统习俗是什么

贴秋膘 | 立秋称体重对比立夏,以肉食“补夏损” | 恢复体力、迎接秋凉;讲究均衡,忌暴饮暴食 | 北方尤盛,古俗相沿

啃秋 / 咬秋 | 立秋食瓜(西瓜、甜瓜等) | “啃下酷夏、迎接秋爽”;旧俗亦寓意祛暑防疾 | 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浙江等地

摸秋 | 立秋夜入瓜园“摸”瓜果带回 | 民间相沿为游戏与祈愿,相传元末形成此俗 | 湖北、湖南、江苏等地

晒秋 | 于房前屋后、屋顶平台晾晒玉米、辣椒、稻谷等 | 展示丰收景象,寓意五谷丰登 | 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山区

喝秋水 | 立秋正刻合家各饮一杯清水 | 寓意清除积暑、秋来不闹肚子 | 民间广泛流传

秋社 |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社神、谢神答谢丰收 | 源远流长的秋季祭祀传统 | 民间社祭习俗

迎秋礼 | 周代天子率群臣西郊迎秋,汉代沿袭并有祭祀 | 古代重要的国家礼制,后世多有沿习 | 典籍记载相沿

三、应时养生提示

立秋后仍有短期回热的“秋老虎”,昼夜温差渐大,饮食与起居宜循序渐进,避免过食寒凉与油腻,注意补水与作息规律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