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白酒的度数的划分

admin

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纯乙醇(酒精)所占的体积百分比,通常以20℃时的体积比表示(如50度酒表示100毫升酒中含乙醇50毫升)。这一标准由国家明确规定,旨在统一测量环境,确保度数的一致性和可比性。需注意的是,酒精含量也可用重量比表示,但体积比是行业主流。

白酒度数的主要划分方式

白酒度数的划分以度数高低为核心依据,目前行业及消费者普遍采用以下三种分类:

浅析白酒的度数的划分

1. 按习惯划分(最常用):

高度白酒:酒度≥50°(含50°),多为传统工艺生产的纯粮酒,如酱香型、浓香型白酒的经典度数多在此区间(如53°飞天茅台、52°五粮液)。这类酒酒精含量高,口感浓烈,适合喜欢烈酒的人群。

中度白酒:40.1°~49.9°,介于高度与低度之间,兼顾酒精 *** 感与口感柔和度,适合喜欢“不上头”但又偏好白酒风味的人群。

低度白酒:≤40°(含40°),通过降度工艺(如“加浆”,即加水稀释高度酒)制成,口感绵柔、 *** 性小,适合女性、初次饮酒者或不适宜高度酒的人群。

2. 按香型规定(国家标准):

不同香型的白酒因工艺特性,国家对其更低度数有明确要求:

酱香型白酒:更低32度(如茅台王子酒等低端产品);

浓香、清香、米香、董香、特香型白酒:更低25度(如泸州老窖二曲、汾酒等);

凤香、兼香、豉香、芝麻香、老白干香型白酒:更低18度(如西凤酒绿瓶、白云边等);

馥郁香型白酒:无明确低度数规定(如酒鬼酒等)。

3. 按市场常见度数划分:

市面上主流白酒的度数集中在18度至78度之间,具体可分为:

低度:1838度(如38°红星二锅头);

中度:3948度(如45°洋河蓝色经典);

高度:5068度(如56°二锅头、65°原浆酒);

特高度:70度以上(多为农村或少数民族自酿,如75度粮食酒,不适合日常饮用)。

度数划分的关键说明

习惯划分是核心:尽管有国家标准和香型规定,但消费者更熟悉“高度、中度、低度”的分类,这也是商家宣传和消费者选择的主要依据。

度数≠风味质量:白酒的风味、口感主要由酯类、酸类、醇类等微量物质(占比不足2%)决定,而非酒精含量。例如,酱香型白酒的53度是其传统更佳度数,此时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缔合最稳定,酒体更醇厚,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度酒质量差。

低度酒工艺更复杂:低度酒并非简单加水,需经过“选择酒基(优质高度酒)、加水降度、处理浑浊(如冷冻过滤)、调香调味(保持原酒风格)、静置贮存(使酒体融合)”等多道工序,优质低度酒的生产难度甚至高于高度酒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