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宗棠鸡的名称源于对晚清湘军名将左宗棠的纪念。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,晚清政治家、军事家,以收复新疆的功绩闻名,是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重要人物。湘菜名厨彭长贵(19192016)为向这位湖南籍英雄致敬,将其创制的特色鸡肉菜肴命名为“左宗棠鸡”。
二、发明背景:台湾时期的应急创作
1952年,彭长贵在台湾担任蒋介石的私厨。某日,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阿瑟·威廉·雷德福访问台湾,蒋介石连续三天设宴款待,要求彭长贵每日更换菜式。第三天,高档食材已用尽,只剩鸡腿可用。彭长贵灵机一动,将鸡腿去骨切块,先炸至金黄半焦,再用辣椒、蒜末、姜末及酱汁爆炒,制成一道新菜。雷德福品尝后询问菜名,彭长贵为贴合湖南元素,随口命名为“左宗棠鸡”。
三、成名过程:从台湾到美国的传播
1973年,彭长贵赴美国纽约曼哈顿开设彭园餐厅,“左宗棠鸡”成为招牌菜。一次,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邀请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彭园用餐,基辛格对这道菜赞不绝口,此后多次光顾。美国媒体(如《》《 *** 》)报道了基辛格与左宗棠鸡的故事,引发美国民众的好奇,各大中餐馆纷纷效仿推出,逐渐成为美国人认知中更具代表性的中国菜之一。
四、传说延伸:与左宗棠的关联争议
民间虽有“左宗棠酷爱吃鸡,带兵获胜后以鸡犒赏三军”的传说,但正史并未记载左宗棠与这道菜的直接关联。有观点认为,彭长贵命名“左宗棠鸡”更多是借助左宗棠的国际知名度(如收复新疆的事迹),为菜肴赋予文化内涵,而非左宗棠本人的喜好。这道菜的流行确实让许多外国人通过“左宗棠鸡”了解到左宗棠的历史贡献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