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祀当天的准备工作需围绕“敬祖、”原则,涵盖核心祭品、用具、环境维护及其他辅助物品四大类,具体如下:
一、核心祭品:传递心意的载体
1. 香烛:香是连接生者与祖先的“信号”,通常备三柱或四柱香(单数为吉),用左手从右向左插入香炉(顺应传统礼仪);蜡烛象征光明与希望,新坟用白烛,旧坟用红烛。
2. 供品:
水果:选当季时令、单数(35种)的水果,如苹果(平平安安)、香蕉(黄金满钵)、橙子(心想事成)、菠萝(节节升高)、橘子(吉祥如意),忌用梨(分离)、葡萄(多灾)、桃子(寿衣)。
糕点:与水果搭配,选甜点或传统糕点(如月饼、桂花糕),代表“阳”(水果为“阴”),寓意生活甜蜜。
三牲/素食:部分地区保留传统,用整鸡(公鸡)、方肉(五花肉)、全鱼(鲫鱼或鲤鱼,忌用无鳞鱼)作为三牲;现代多提倡素餐(如豆腐、木耳、香菇),或逝者生前喜好的食物(如饺子、面条)。
酒水:白酒或米酒3杯,倒好后顺时针摆放,祭祀时洒于墓前,表达对祖先的敬意。
3. 纸钱:优先选择传统麻纸钱或冥币(避免“天地通银行”等卡通样式,视为对祖先的不敬);部分地区会叠“元宝”“金条”或写“表文”(如寿金、福金,对应不同神明或祖先)。
二、祭祀用具:仪式感的支撑
1. 基础用具:香炉(用于插香)、烛台(放置蜡烛)、酒杯(3个,盛酒)、茶盏(3个,盛茶)、跪垫(按参与人数+2备用,材质可选棉麻或塑料)。
2. 清洁用具:抹布(擦拭香案、墓碑)、塑料袋(装祭品残渣)、扫帚/铁锹(清理墓地杂草,部分地区需修缮坟头)。
三、环境维护:保持肃穆与整洁
1. 墓地/祠堂清理:提前清理杂草、落叶,擦拭墓碑或牌位;若为祠堂祭祀,需整理香案、悬挂族谱。
2. 垃圾处理:祭祀后将塑料袋、果皮等垃圾带走,忌留在墓地(视为“浪费折福”)。
四、其他辅助物品:贴合场景的需求
1. 鲜花:用白菊花、百合、绿草替代烧纸(更环保),象征纯洁与思念;避免用艳丽花卉(如玫瑰、牡丹)。
2. 特殊习俗物品:部分地区需准备包袱(用白纸包裹冥钞、纸衣物/家具,写上祖先姓名)、红绸布(铺香案,增添喜庆)。
3. 应急物品:若在户外祭祀,备灭火器(防止火灾)、急救箱(应对擦伤等突 *** 况)、遮阳棚(雨天挡雨)。
注:不同地区、家族可能有个性化习俗(如部分地区需供“五谷满缸”“门路厅堂”),建议提前咨询长辈,结合传统与实际调整物品清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