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初二的风俗有哪些 初一到十五的风俗

admin

回娘家(迎婿日/归宁):出嫁的女儿需偕同丈夫、儿女回娘家拜年,女婿带的礼品须为双数(如烟酒、糕点等)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。娘家会准备丰盛的午餐(如“开年饭”),部分地区还有拍全家福的传统,体现家庭团聚的温馨。这一习俗源于“一个姑爷半个儿”的传统认知,强调女婿对岳家的责任与亲情联结。

祭财神:北方地区尤为重视,商贸店铺与普通家庭均会举行祭财神仪式。供品通常包括鱼(寓意“年年有余”)、羊肉(寓意“富贵”),老北京大商号会准备“五大供”(整猪、整羊、整鸡、整鸭、红色活鲤鱼),祈求新岁财运亨通、生意兴隆。中午多食馄饨(俗称“元宝汤”),因馄饨形似元宝,象征招财进宝。

吃开年饭:正月初二谓之“开年”,中午的午餐称为“开年饭”。菜式讲究吉祥寓意:鸡象征“大吉大利”,炒饭取意“大显身手”,生菜寓意“生财”,蒜喻“能写会算”,葱表“聪明”,韭喻“长长久久”,鱼则代表“年年有余”。这些菜品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。

大年初二的风俗有哪些 初一到十五的风俗

吃面条(初二面):遵循“初一饺子初二面”的传统,面条需用初一的饺子面 *** ,煮好后过冷水(称为“冷汤”),做成打卤面或炸酱面。面条寓意“条条顺”,象征新的一年生活顺遂、人际关系和谐。

忌讳:初二当天忌扫地、倒污水垃圾(怕扫走财运),忌掏口袋(防破财),忌洗头洗澡(敬畏水神、避免流失好运),忌说不吉利的话(如“死”“病”“穷”),需多讲吉祥话以营造喜庆氛围。

初一到十五的传统风俗梳理

初一:① 开门炮仗:清晨燃放鞭炮,寓意“辞旧迎新”;② 拜年:晚辈向长辈行跪拜或鞠躬礼,祝福“健康长寿”,平辈之间互道“新年如意”;长辈给晚辈发放“压岁钱”(用红包装好),寓意“压住邪祟、平安过年”;③ 忌动扫帚:怕扫走运气、破财;④ 忌吃稀饭:过去稀饭是穷人食物,初一吃稀饭被认为不吉利;⑤ 吃饺子/汤圆:北方吃饺子(形似元宝,寓意“招财”),南方吃汤圆(称为“元宝”,寓意“团圆美满”)。

初二:详见上文“大年初二的传统风俗”。

初三:① 赤狗日:赤狗被视为“不吉之物”,当天尽量减少外出拜年,避免与人发生口角;② 安睡迟起:经过初一、初二的忙碌,初三可适当休息,晚起养神;③ 烧门神纸:部分地区会将除夕贴的门神纸烧掉,象征“送旧迎新”。

初四:① 迎神接神:灶王爷等诸神从天上返回人间,需在家中准备贡品(如水果、糕点、香烛),焚香礼拜,祈求神灵保佑新岁平安;② 打扫年货:将过年剩余的饭菜、零食等清理干净,寓意“送走晦气、迎接新运”。

初五:① 破五节:打破初一到初四的诸多禁忌(如扫地、动针线等);② 送穷:将家里的垃圾、破衣服等清扫出门,象征“赶走穷气、迎来富贵”;③ 迎财神:商家与普通家庭会举行隆重的迎财神仪式(如放鞭炮、摆供品),希望财神带来财运;④ 开市:店铺正式开张营业,放鞭炮庆祝,期望新岁生意红火。

初六:① 送穷:彻底清扫垃圾,将垃圾扔到户外(或河边),寓意“送走穷鬼”;② 开市:店铺正式开业,老板会给员工发放红包,寓意“开工大吉”;部分地区会吃“七样羹”(用七种蔬菜煮成),寓意“辞旧迎新、祈福纳祥”。

初七:① 人日(人的生日):传说女娲第七天造出人类,因此初七是人类生日;② 吃七宝羹:用芹菜(勤劳)、蒜(精明)、葱(聪明)、芫荽(缘分)、韭菜(长久)、鱼(有余)、肉(富足)等七种食材煮成羹,寓意“用蔬菜的清气驱逐人体浊气”;③ 戴人胜:妇女佩戴“人胜”(用彩纸、金箔剪成的人形头饰),或将其贴在屏风、帐子上,象征“祈福长寿”;④ 登高: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登高望远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。

初八:① 谷日: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,若当天天气晴朗,则预示当年稻谷丰收;若下雨,则可能歉收;② 顺星节:人们会在夜晚祭拜“星君”(如北斗七星),摆放灯笼、香烛,祈求星君保佑一年平安顺利;③ 放生:部分地区有放生动物(如鸟、鱼)的习俗,寓意“积德祈福、万物繁荣”。

初九:① 天公生(玉皇大帝生日):玉皇大帝是道教中的更高神,人们会举行隆重祭典(如摆三牲、水果、糕点,焚香礼拜),祈求玉皇赐福、保佑全家平安;② 素食:部分地区初九当天吃素,寓意“敬天”。

初十:① 石头生日:传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,凡磨、碾、碓臼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用,甚至要设祭享祀(如烧香、摆供品),恐伤庄稼;② 吃馍饼:河南等地有吃馍饼的习俗,认为“吃饼一年之内财运亨通”;③ 抬石头神:山东郓城等地有“抬石头神”的活动(将瓦罐冻结在石头上,由青壮年轮流抬着走),若石头不落地,则预示当年丰收。

十一至十四:主要为元宵节做准备:① 十一“子婿日”:岳父邀请女婿吃饭(利用初九“天公生”剩下的食物),寓意“感谢女婿的陪伴”;② 十二“搭灯棚”:村庄开始搭建元宵花灯棚,召集能工巧匠 *** 花灯(如宫灯、走马灯);③ 十三“点灶灯”:各家在厨灶下试点制好的灯(如蜡烛灯、油灯),标志着元宵灯节进入倒计时;④ 十四“试花灯”:灯会开放,人们可购买或预订花灯;部分地区开始演习舞龙、舞狮,为元宵节的热闹氛围预热。

十五(元宵节):① 吃元宵/汤圆:象征“团圆美满”,元宵有甜(豆沙、芝麻)、咸(鲜肉、蛋黄)等多种口味;② 赏花灯:各地举办大型灯会(如漳州中山公园的“灯海”、南京夫子庙的灯展),花灯样式繁多(如动物灯、人物灯、建筑灯);③ 猜灯谜:将谜语写在花灯上,供人猜测,增添节日趣味(如“弯弯藤儿架上爬,串串珍珠上边发”——谜底“葡萄”);④ 舞龙舞狮:街头巷尾有舞龙、舞狮表演,寓意“驱邪避灾、祈福纳祥”;⑤ 浪漫寓意:古代元宵节是未婚男女相会的时机(如《牡丹亭》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在元宵节相遇),因此被称为“中国情人节”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