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号吉凶算法对照表

admin

手机号吉凶算法对照表(常见 *** 及对应吉凶解读)

一、基础数理算法(最常用)

算法步骤:

手机号吉凶算法对照表

1. 取手机号码最后四位(或后八位)数字;

2. 用该数字除以80,得到商(取整数部分)和小数部分;

3. 用小数部分乘以80,得到最终吉凶数(范围181);

4. 对照181数理吉凶表判断吉凶。

181数理吉凶表(精选关键数):

吉数(助运) | 凶数(阻碍) | 特殊数(需警惕)

1(大展鸿图)、3(根深蒂固)、5(阴阳和合)、6(万宝云集)、7(专心经营)、8(努力发达)、11(草木逢春)、13(天赋吉运)、15(谦恭得人)、16(能获众望)、17(排除万难)、18(经商顺利)、21(专心经营)、23(旭日升天)、24(锦绣前程)、25(天时地利)、29(如龙得云)、31(大展宏图)、32(池中之龙)、33(不可意气)、35(中吉之数)、37(逢凶化吉)、39(云开见月)、41(天赋吉运)、45(杨柳遇春)、47(有贵人助)、48(美化丰实)、52(草木逢春)、57(努力经营)、63(万物化育)、65(吉运自来)、67(时来运转)、68(思虑周详)、73(安乐自来)、81(万物回春) | 2(根基不固)、4(坎坷前途)、9(虽抱奇才)、10(乌云遮月)、12(薄弱无力)、14(忍得苦难)、19(成功虽早)、20(智高志大)、22(秋草逢霜)、26(波澜起伏)、27(一成一败)、28(鱼临旱地)、30(吉凶参半)、34(灾难不绝)、36(波澜重迭)、38(名虽可得)、40(一胜一衰)、42(事业不专)、43(雨夜之花)、44(虽用心计)、46(坎坷不平)、49(遇吉则吉)、50(吉凶互见)、51(一盛一衰)、53(盛衰参半)、54(虽倾全力)、55(外观隆昌)、56(事与愿违)、58(半凶半吉)、59(遇事犹疑)、60(黑暗无光)、61(云遮半月)、62(烦闷懊恼)、64(见异思迁)、66(黑夜漫长)、69(动摇不安)、70(惨淡经营)、71(吉凶参半)、72(利害混集)、74(利不及费)、75(吉中带凶)、76(此数大凶)、77(先苦后甘)、78(有得有失)、79(如走夜路)、80(得而复失) | 81(最极之数,还本归元,需结合整体判断)

注:若最终数为整数(如80),传统说法认为持有者可能具备非凡能力,但需警惕孤僻、戒备心强等特质。

二、数字能量磁场算法(主流玄学 *** )

核心逻辑:将手机号码中的数字组合划分为八大磁场(四吉四凶),通过磁场特性判断运势。

1. 吉星磁场(助力运势)

天医(13/31、68/86、49/94、27/72):主财运亨通、正桃花(健康婚姻)、心地善良。适合从事金融、教育、医疗等行业,但需注意避免轻信他人。

生气(14/41、67/76、39/93、28/82):主贵人相助、乐观开朗、人际关系好。适合服务行业、销售、创意类工作,能转危为安。

延年(19/91、78/87、34/43、26/62):主领导力强、专业专注、事业有成。适合管理、创业、技术类岗位,但需避免强势、劳碌。

伏位(11/22、88/99、66/77、33/44):主耐心持久、稳定保守、持续发展。适合研究、幕后工作,但需避免被动、固执。

2. 凶星磁场(阻碍运势)

绝命(12/21、69/96、48/84、37/73):主聪明敢拼、财运大起大落、易出意外。适合高风险行业(如股票、房产),但需注意守财、控制情绪。

五鬼(18/81、79/97、36/63、24/42):主才华横溢、思维多变、易有变动。适合创意、艺术、策划类工作,但需注意健康(心脏、神经)、感情纠纷。

六煞(16/61、47/74、38/83、29/92):主细心体贴、异性缘强、易有桃花。适合服务、美容、公关类行业,但需注意犹豫不决、肠胃问题。

祸害(17/71、89/98、46/64、23/32):主口才好、易得罪人、口舌是非多。适合销售、业务、餐饮类工作,但需注意控制脾气、避免小人。

3. 关键禁忌组合

绝命+五鬼(如218、812):大凶,易负债、官司、婚姻破裂;

六煞+五鬼(如618、816):易有烂桃花、出轨;

豹子号/号(如48888、69999):易事业大起大落、失眠多梦;

女性忌用大延年(如19、91、109):易阴阳失调、婚姻不顺。

三、其他辅助算法

五行算法:将手机号码对应五行(1、6属金,2、5属火,3、8属木,4、9属水,0、7属土),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判断平衡(如金生水、水生木为吉,火克金为凶);

奇偶相减法:手机号码中奇数之和减去偶数之和,结果为吉数(1、3、5、6、7、9)则吉,反之则凶。

注:手机号吉凶算法多为民间信仰或玄学理论,无严谨科学依据,仅供参考。选择号码时,建议结合个人喜好、使用习惯及实际需求,不必过度迷信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