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卦的8个基本卦顺序及快速记忆口诀

admin

八卦(又称“经卦”)是《周易》的核心基础,分为先天八卦(伏羲八卦,主宇宙自然秩序)和后天八卦(文王八卦,主人事时空应用)两类,二者顺序差异显著:

1. 先天八卦顺序(伏羲八卦)

先天八卦以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自然生成逻辑排列,核心顺序为:乾1→兑2→离3→震4→巽5→坎6→艮7→坤8。

八卦的8个基本卦顺序及快速记忆口诀

对应卦象及象征:乾(☰,天)、兑(☱,泽)、离(☲,火)、震(☳,雷)、巽(☴,风)、坎(☵,水)、艮(☶,山)、坤(☷,地)。

先天八卦序数是《周易》占卜(如梅花易数)的基础,强调“天道自然”的循环规律。

2. 后天八卦顺序(文王八卦)

后天八卦以“洛书九宫”为基础,融入人事、方位与时空,核心顺序为:坎1→坤2→震3→巽4→中5→乾6→兑7→艮8→离9(中5为中宫,无卦名,主调和)。

对应卦象及方位:坎(☵,水,北)、坤(☷,地,西南)、震(☳,雷,东)、巽(☴,风,东南)、乾(☰,天,西北)、兑(☱,泽,西)、艮(☶,山,东北)、离(☲,火,南)。

后天八卦是风水、命理等领域的主要应用体系,强调“人道顺应天时”的实用逻辑。

二、八卦快速记忆口诀

记忆八卦的关键是卦形与卦名的关联,最经典且易记的口诀为朱熹《周易本义》的“八卦取象歌”(又称“卦形歌”),将卦象特征与名称深度绑定:

乾三连(☰),坤六断(☷),震仰盂(☳),艮覆碗(☶),离中虚(☲),坎中满(☵),兑上缺(☱),巽下断(☴)。

口诀解析(辅助记忆):

乾三连:乾卦由三条连续的阳爻(⚊)组成,像“连在一起的直线”,象征天的“刚健”;

坤六断:坤卦由三条断开的阴爻(⚋)组成,像“被切开的六段”,象征地的“柔顺”;

震仰盂:震卦上两阴爻、下一阳爻,形状像“开口向上的碗(盂)”,象征雷的“震动”(阳爻在下,有向上突破之势);

艮覆碗:艮卦上两阳爻、下一阴爻,形状像“倒扣的碗(覆盂)”,象征山的“静止”(阳爻在上,有稳固覆盖之态);

离中虚:离卦上下为阳爻、中间为阴爻,像“中间空心的物体”,象征火的“明亮”(阴爻为空,代表火的“虚热”);

坎中满:坎卦上下为阴爻、中间为阳爻,像“中间装满水的容器”,象征水的“流动”(阳爻在中,代表水的“实质”);

兑上缺:兑卦上爻为阴、下两爻为阳,像“缺了一角的形状”,象征泽的“喜悦”(阴爻在上,有“开口笑”之意);

巽下断:巽卦下爻为阴、上两爻为阳,像“被切断的下部”,象征风的“顺从”(阴爻在下,有“随风而动”的柔顺)。

通过上述顺序与口诀的结合,可快速掌握八卦的基本框架。后续可通过“卦象联想”(如乾为天、坤为地)、“方位对应”(如先天八卦的S型循环、后天八卦的九宫格)等方式深化记忆,逐步构建完整的八卦体系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