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巫文化你知道吗?

admin

苗族巫文化是苗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宗教文化形态,以“万物有灵”为核心观念,融合自然崇拜、图腾崇拜、祖先崇拜与巫术实践,深刻影响着苗族的生产生活、风俗礼仪与精神世界。其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,苗族先民九黎族被视为最早开创巫教的民族之一,历经数千年传承,至今仍在苗族聚居区(如黔东南、湘西、滇东北等)保留着鲜活的生命力。

一、核心信仰:万物有灵与多神崇拜

苗族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(包括人、兽、植物、山川、河流、巨石、人造物等)都具有“灵”,这种“灵”分为“神”(造福人类)与“鬼”(带来灾难)两类。其中,“鬼”的种类繁多,因地区差异而不同:黔东南苗族地区信奉的“鬼”约有六七十种,如“东方鬼”“西方鬼”“母猪鬼”“吊死鬼”“雷鬼”“风鬼”等;贵州台江县交下乡羊达寨的“鬼集团”多达43个,丹寨县苗族信奉10个鬼系、101种鬼。苗族还崇拜自然神灵(如山神、谷神、雷神、雨神、龙神等),认为这些神灵主宰着人间的丰收、疾病与灾祸。

苗族巫文化你知道吗?

二、鬼神观念:善恶分明与祭祀差异

苗语中“鬼”与“神”不分,但观念中有明确的善恶之分:善鬼(如山神、谷魂、太阳神)能保护人类,带来好运与丰收,祭祀时需“迎神送神”,态度;恶鬼(如“风鬼”“火鬼”“吊死鬼”)则被视为灾难的根源,需通过巫术“贿赂”“哄骗”或“驱赶”,使其远离人间。例如,因喝井水生病会被认为“惹了泉鬼”,需请巫师驱赶;家中出现怪声被认为是“古树鬼”作祟,需祭祀安抚。

三、巫师角色:沟通人神的中介与文化传承者

巫师是苗族巫文化的核心载体,被视为“人神之间的翻译者”,承担着祭祀、占卜、驱鬼、治病等重要职责。不同地区的巫师类型与传承方式各异:湘西与黔东北一带分为“苗巫”(巴代雄,家族传承)与“客巫”(巴代扎,师徒传承),需通过“牵街”“上刀梯”等仪式正式成为巫师;黔东南巫师分为“走阴”(能与鬼神沟通)与“不走阴”(主持祭祀仪式)两类,不设祖师坛,不世袭;滇东北威宁等地巫师多为世袭,需学习跳鬼23年后举行立神仪式。巫师不仅掌握大量咒词、秘诀与巫歌,还熟悉苗族的源流、历史、神话传说及传统道德规范,是苗族传统文化的“活字典”。

四、主要巫术活动:祈福禳灾与灵魂仪式

苗族巫术活动围绕“祈福禳灾”“灵魂安顿”展开,形式多样且充满仪式感:

日常祭祀:包括祭祖(如黔东南的“吃牯脏”,每7年或13年举行一次,以宗族为单位,召唤祖先灵魂享用供品)、祭龙(“接龙”“安龙”,祈求风调雨顺)、祭土地(设土地庙或土地屋,祭祀“土地菩萨”,保佑人畜平安)等;

特殊仪式:如“扫寨”(又称“洗寨”“扫火星”,在疾病流行或灾难来临前举行,驱除“火鬼星”)、“解簸箕”(黔东南苗区,通过巫术解除灾祸)、“过阴”(巫师进入“阴间”,为亡魂指引道路,祈求祖先庇佑)等;

巫医结合:苗族传统医学与巫术紧密相连,巫师在治疗疾病时,常采用“神药两解”的 *** (既念咒驱鬼,又使用草药),体现了原始宗教与医学的融合。

五、图腾崇拜:始祖记忆与民族认同

苗族的图腾崇拜是其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,反映了苗族对始祖的追思与民族认同:

枫木崇拜:黔东南《苗族古歌》记载,人类始祖“姜央”是从枫木树心里生长出来的,因此枫木被视为“生命之树”,苗族地区普遍存在枫木崇拜习俗(如种植枫树、 *** 枫木器具);

蝴蝶崇拜:《苗族古歌》中的“妹榜妹留”(蝴蝶妈妈)是苗族的始祖神,蝴蝶被认为是“生命之源”,苗族的“吃牯脏”(祭鼓节)即与蝴蝶崇拜相关(认为蝴蝶妈妈的灵魂寄居在木鼓中);

盘瓠崇拜:湘西、黔东北苗族地区世代流传“神母犬父”的故事,将盘瓠(一种神犬)视为始祖,至今仍保留着祭祀盘瓠的遗迹(如盘瓠庙、盘瓠图腾)。

六、传承现状:现代化冲击下的保护与创新

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加速,苗族巫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:年轻一代对巫文化的认同感减弱(更倾向于接受现代文化),传统巫文化活动减少(许多巫师年事已高,年轻人对仪式兴趣不高),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(家族传承与社区传承的局限性)。为此,苗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:加强教育普及(在学校开设巫文化课程、举办社区文化活动)、建立传承机制(鼓励巫师带徒授艺、设立文化传承基地)、促进文化交流(通过文旅融合、非遗展示等方式,让巫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)。

七、常见误解:巫蛊与苗族文化的区分

外界常将苗族文化与“巫蛊”联系在一起,甚至将其污名化。实际上,“巫蛊”是苗族巫文化中的一部分,但并非其核心内容。苗族的巫术活动主要以祭祀、祈福、驱鬼为目的,而“巫蛊”更多是民间传说中的神秘现象(如“放蛊”“中蛊”),缺乏科学依据。历史上,苗族曾因“巫蛊”传闻遭受偏见(如云南文山州代市长龚卿曾因不当言论伤害苗族同胞情感,后公开道歉),这反映了外界对苗族文化的误解。近年来,随着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确认识苗族巫文化,将其视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