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方龙神是中国传统神话与道教信仰中,以五行、五方、五色为核心的龙神体系,分别代表东、南、中、西、北五个方位,承载着司雨治水、护持一方的重要职能。其名字与对应属性如下:
东方青帝青龙王(孟章):象征春季与生机,五行属木,青色,为东方守护神。“二月二龙抬头”的民俗即与青龙相关,传说玉帝罚青龙压于山下,需“金豆开花”(炒玉米花)方可释放,由此形成百姓炒玉米花、为龙剃头的习俗。
南方赤帝赤龙王(烛龙):代表夏季与炽焰,五行属火,红色,为南方火德化身。传说其为火神祝融的化身,曾助大禹治水献上河图洛书(《西游记》中金箍棒的原型),后因战败于应龙失去狂妄,但仍。
中央黄帝黄龙王(应龙):象征中土枢纽与皇权,五行属土,黄色,为五方龙神之首。传说其为黄帝麾下战神,涿鹿之战中展巨翅遮暴雨、吸尽漫天雨水冲击蚩尤大军,战后重伤隐居南极,仍心系苍生,每逢大旱百姓扎草龙求雨,相传能感应其神力。
西方白帝白龙王(冯夷/冰夷):代表秋季与纯洁,五行属金,白色,为西方河神。传说其为洛水女神的爱侣,助大禹治水献上可伸缩的玉简(《西游记》中金箍棒的原型),后因强索民间美女为祭,妻子宓妃转投后羿怀抱,其化白龙寻仇时被后羿射瞎左眼。
北方黑帝黑龙王(康回/骊龙):代表冬季与神秘,五行属水,黑色,为北方水德化身。传说其为水神共工之子,继承父亲暴虐本性,在冀州掀起洪水祸害苍生,被女娲怒斩平息洪水,此后黑龙成为邪恶象征;“探骊得珠”成语中的骊龙,正是其凶暴形象的延续。
二、五方龙神与土地神的关联
在民间信仰中,五方龙神常与土地神(地主财神、五方五土龙神)合祀,原因在于两者均与“土地”及“财富”密切相关:
五方龙神掌管一方水土,其兴云布雨的能力直接影响土地的丰饶程度,而“有土斯有财”的传统观念使龙神成为土地丰产的象征;
土地神(如“五方五土龙神”“前后地主财神”)被视为住宅、村庄的守护神,兼具守财、招财的职能,与五方龙神的“司雨护土”功能互补,共同构成“土地财富”的信仰体系。
例如,传统民居中常将“五方五土龙神”与“地主财神”一同供奉,寓意“龙神护土、财神守财”,祈求土地丰饶、财运亨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