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正月初十在民间被称为地日(土地之日),同时也是石头节(亦称石不动、十子日)。这一天被视为石头神与土地的生日,人们以“不动石器、祭祀祈福”来表达对土地与石器的敬重,祈愿五谷丰登、家宅平安;各地年俗丰富,但核心都围绕“敬地、敬石、纳吉”展开。
主要习俗
石头节与石不动
初十为“石头生日”,凡磨、碾、石臼等石制工具皆不动用,不少地方还会设祭焚香以祀石头;在山东郓城等地有“抬石头神”:初九夜将一瓦罐冻结在大石上,初十以绳系罐鼻,由十人轮流抬行,石头若不落地则兆丰年。此日亦常被视为土地公生日,体现对土地的感恩与保佑诉求。
老鼠娶亲
多地相传此日为“老鼠娶亲/嫁女”之日,民间会以在屋角、墙根点灯、焚香敬纸等方式“贺鼠嫁”,亦有地方夜间忌点灯、忌出声以免惊扰;有的放置谷面蒸食“十子团”或于墙角供食,寓意与鼠“和合”,祈求来年少鼠患、粮仓安。各地日期并不完全一致(亦有初七、二十五等说法)。
挂“添丁灯”
在广东广州珠村等地,凡上一年添男丁的人家,于初十在社稷坛悬挂花灯,灯上常书新生儿姓名;因粤语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,故称“添丁灯”,寓意人丁兴旺。不少地方还会在初九子时抢挂“头灯”、烧“头炷香”,并于正月十六设“落灯酒”。
烤“狮子火”与“开灯酒”
在河北赵县等地,傍晚于家门口燃起篝火,投入旧笤帚、簸箕等,有时加入柏树枝,全家围火边烤边念吉祥语,祈愿祛病消灾;与之相联的还有“花灯酒”(亦称“大众酒”):挂灯之家于初十与正月十六两度设席,亲友携礼同贺,共享年节喜乐。
饮食与占候
各地初十饮食各有寓意:河南等地中午食馍饼,寓“财运亨通”;蒙晋一带吃莜面(如“莜面鱼鱼”)或以莜面“小碗”蒸食,或以谷面做“十子团”置于墙角“贺鼠嫁”;不少地方会喝棒子面粥(玉米粥)以示丰收与清肠胃。亦有以当日天气占验蔬菜或全年年景的习俗,如“初十晴则菜蔬旺”等,寄寓对来年生计的美好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