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斡尔族的姓氏体系以哈拉(父系氏族组织统称)为基础,每个哈拉对应一个或多个单字姓氏(民国后简化)。传统上,达斡尔族通过哈拉维系氏族血缘与文化传承,民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迁,逐渐将多音节的哈拉简化为单字姓。
主要哈拉及对应的单字姓氏
1. 敖拉哈拉(Aolahala):达斡尔族最古老、人口最多的哈拉,源于17世纪前分布于黑龙江北岸雅克萨(今俄罗斯阿尔巴津)以北、以东山区的“敖拉”(达斡尔语“山”之意)。民国初年后,以“敖”为单字姓。该哈拉分支众多,如多金、雅尔斯、克尔哲等莫昆(氏族分支)。
2. 鄂嫩哈拉(Eni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鄂嫩河流域,故得名。原分都博浅、阿协金、昆吉三个莫昆,民国初年后,阿协金莫昆简称“鄂”姓,昆吉莫昆简称“敖”或“吴”姓。
3. 莫日登哈拉(Moridun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乌鲁苏穆丹地区(今俄罗斯境内),以祖先居住地命名。民国时简称“苍、莫、孟”等单字姓,后以“孟”为主要单字姓。
4. 郭布勒哈拉(Gubuli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以北、精奇里江(今俄罗斯结雅河)支流布丹河流域,源于“郭布勒阿彦”(地名)。民国后以“郭”为单字姓,历史上曾涌现多位高级军政官员。
5. 苏都尔哈拉(Sudur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以北、牛满河(今俄罗斯布列亚河)支流苏图尔河流域,以河名命名。民国年后以“苏”为单字姓,其先祖曾参与齐齐哈尔城的兴建。
6. 金奇里哈拉(Jinqili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以北、精奇里江下游东岸地区,以地名命名。民国年间开始以“金”为单字姓,其始祖巴尔达齐因率先投归清朝受封男爵。
7. 讷迪哈拉(Nedi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迁居嫩江流域诺敏河下游,建立哈力浅屯。民国年后以“讷”为单字姓。
8. 吴然哈拉(Wuran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以北、精奇里江上游乌热河西岸地区,以地名命名。民国年后以“吴”为单字姓,《大清历朝实录》中的“吴蓝屯”即为其祖先所居之地。
9. 沃热哈拉(Wore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沃热河两岸,以河名命名。民国年后以“沃”为单字姓,部分族众曾参与瑷珲、呼伦贝尔等地的屯垦。
10. 德都勒哈拉(De *** hahala):17世纪中叶前分布于黑龙江以北、精奇里江下游以东地区,以地名命名。民国年后简称“德”姓,部分族众曾迁居瑷珲、呼兰等地。
传统姓氏的简化与传承
民国时期,为适应户籍管理和社会交往需要,达斡尔族传统多音节哈拉逐渐简化为单字姓,主要取哈拉名称的首字或谐音。例如:“敖拉哈拉”简化为“敖”,“鄂嫩哈拉”简化为“鄂”,“莫日登哈拉”简化为“孟”等。这种简化并未改变姓氏的血缘根源,仍保留了氏族传承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