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刚去世时(通常816小时内),忌触碰其身体。传统观念认为,此时逝者神识仍在脱离过程,触碰会对其造成痛苦,影响安心离去。
2. 情绪与行为禁忌
忌因悲伤过度大哭特哭,以免扰乱自身判断力,也不利于逝者平静离开;守孝期间(通常百日内),忌串门、参加娱乐活动(如看戏、娱乐)、穿鲜艳衣服(如红、绿衣物),避免杀生,部分地方提倡放生以积德。
3. 寿衣与棺木材质禁忌
寿衣忌用缎子面料(“缎子”与“断子”谐音,不吉利),多选择绸子(与“稠子”同音,寓意多子多福),且件数宜为单数(如1、3、5件);棺木忌用柳木(柳树不结籽,象征绝后)。
4. 居家环境与物品禁忌
老人去世后,忌保留其使用过的枕头(承载最后气息,易睹物思人),通常需扔掉;逝者衣物忌大量留存家中,多焚烧处理(避免留存带来心理负担);忌猫进入停尸灵堂(传说猫会“惊丧”,导致逝者灵魂不安)。
5. 饮食与习俗禁忌
守孝期间,忌吃梨(“梨”与“离”谐音,加重分离伤感);忌剃头发、理发(象征对逝者的缅怀,坚守孝道);部分地区忌在老人去世当年贴红对联、张灯结彩(保持守孝氛围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)。
6. 社交与活动禁忌
直系亲属忌在守孝期间参加他人婚礼(避免冲撞喜事);出殡时,属相与逝者相冲的亲属需回避(传统认为相冲会带来不利影响);守灵期间,忌嬉戏打闹、玩手机(需保持专注,表达对逝者的敬重)。
7. 头七与长期禁忌
头七(逝者去世后第七天)内,家中需保持安静,忌大声喧哗或举办娱乐活动(认为逝者魂魄仍在徘徊,嘈杂会惊扰);百日内忌嫁娶(处于守孝期,喜庆之事冲撞逝者);春节时,忌贴红色窗花(三年内需简化过年布置,贴白色或黄色春联,表守孝之情)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