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2025年农历三月(公历2025年3月31日至4月26日)适合上坟扫墓的黄道吉日,综合了多个民俗文化平台的黄历数据整理而成:
1. 农历三月初三(星期一)
公历日期:2025年3月31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求嗣、斋醮、沐浴、开光、理发、经络、解除、治病、立碑、栽种、牧养、掘井、开池
冲:冲蛇煞西
时:戊辰时(7:008:59)、辛未时(13:0014:59)、癸酉时(17:0018:59)、乙亥时(21:0022:59)
2. 农历三月初七(星期五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4日
宜:祭祀、会亲友、出行、立券、交易、冠笄、纳财
冲:冲鸡煞西
时:丙辰时(7:008:59)、庚申时(15:0016:59)、壬戌时(19:0020:59)
3. 农历三月初九(星期日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6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开光、求嗣、解除、伐木、出火、入宅、移徙、安床、拆卸、修造、动土、造畜稠
冲:冲猪煞东
时:辛巳时(9:0010:59)、癸未时(13:0014:59)
4. 农历三月十一(星期二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8日
宜:祭祀、平治道涂、解除、修饰垣墙、馀事勿取
冲:冲牛煞西
时:甲辰时(7:008:59)
5. 农历三月十二(星期三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9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开光、解除、动土、纳财、交易、纳畜、扫舍
冲:冲虎煞南
时:丙辰时(7:008:59)、戊午时(11:0012:59)、辛酉时(17:0018:59)
6. 农历三月十三(星期四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10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求嗣、开光、解除、出火、拆卸、入宅、安床、修造、安门、纳畜、启钻、安葬
冲:冲兔煞东
时:壬申时(15:0016:59)、癸酉时(17:0018:59)、乙亥时(21:0022:59)
7. 农历三月十六(星期日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13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求嗣、求子、生子、开光、解除、纳采、文定、过订、完聘、大定、冠笄、出火、拆卸、进人口、安床、动土、上梁、造庙、掘井、开池、入殓、移柩、安葬、破土
冲:冲马
时:甲辰时(7:008:59)、己酉时(17:0018:59)
8. 农历三月十九(星期三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16日
宜:祭祀、裁衣、冠笄、安床、交易、立券、开池、补垣、塞穴、入殓、破土、启钻、安葬、谢土、除服、成服
冲:冲鸡煞西
时:丁亥时(21:0022:59)
9. 农历三月二十(星期四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17日
宜:祭祀、出行、教牛马、扫舍、馀事勿取
冲:冲狗煞南
时:壬辰时(7:008:59)、丁酉时(17:0018:59)、己亥时(21:0022:59)
10. 农历三月廿一(星期五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18日
宜:祭祀、祈福、求嗣、开光、纳采、订盟、解除、栽种、纳畜、牧养、扫舍、进人口
冲:冲猪煞东
时:丁未时(13:0014:59)、己酉时(17:0018:59)、庚戌时(19:0020:59)
11. 农历三月廿三(星期日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0日
宜:祭祀、作灶、畋猎、结网、修饰垣墙、平治道涂、馀事勿取
冲:冲牛煞西
时:丁卯时(5:006:59)、辛未时(13:0014:59)、甲戌时(19:0020:59)
12. 农历三月廿四(星期一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1日
宜:沐浴、祭祀、解除、安葬、破土、谢土、移柩、馀事勿取
冲:冲虎煞南
时:辛巳时(9:0010:59)、乙酉时(17:0018:59)、丙戌时(19:0020:59)
13. 农历三月廿五(星期二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2日
宜:祭祀、解除、入殓、移柩、启钻、安葬、整手足甲、捕捉、畋猎、取渔、除服、成服、扫舍、谢土、斋醮
冲:冲兔煞东
时:壬辰时(7:008:59)、甲午时(11:0012:59)、乙未时(13:0014:59)
14. 农历三月廿六(星期三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3日
宜:祭祀、沐浴、解除、破屋、坏垣、求医、治病、馀事勿取
冲:冲龙煞北
时:庚戌时(19:0020:59)
15. 农历三月廿八(星期五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5日
宜:开市、交易、立券、挂匾、祭祀、开光、祈福、求嗣、安床、解除、修造、安葬
冲:冲马煞南
时:辛未时(13:0014:59)
16. 农历三月廿九(星期六)
公历日期:2025年4月26日
宜:祭祀、修门、取渔、纳财、纳畜、馀事勿取
冲:冲羊煞东
时:己卯时(5:006:59)、丁亥时(21:0022:59)
注意事项
1. 避开生肖冲日:选择吉日时,尽量避开自己生肖的冲日(如属蛇者避开三月初三),以减少不利影响。
2. 结合个人八字:黄道吉日仅为公共参考,个人扫墓吉日还需结合命主生辰八字(如出生年月日时),建议咨询专业择吉人士调整。
3. 提前规划:吉日通常较为热门,建议提前联系墓地管理处或相关机构,确保顺利预约场地。
(注:以上信息综合自民俗文化平台黄历数据,具体日期及宜忌以当日实际黄历为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