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 第十六象:己卯

admin

《 *** 》第十六象:己卯(宋太祖初定江山)

对应时间:约公元960年(北宋建立初期)

卦象:离下坤上,明夷卦(《易经》第三十六卦,象征“光明隐退、君子韬光养晦”)。

推背图第十六象:己卯

1. 图像解读

图中绘有一人端坐中央(宋太祖赵匡胤),身后有侍从持宫扇;前方五人朝拜,分别代表吴越王钱俶、南唐后主李煜、后蜀孟昶、南汉刘鋹、荆南高继冲等割据政权首领。画面暗示赵匡胤接受各方归顺,初步统一中原的局势。

2. 谶语解析

“天一生水,姿禀圣武;顺天应人,无今无古”

“天一生水”:源自《洛书》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”,既暗合赵匡胤郡望“天水”(甘肃天水),也象征宋朝承接后周(火德),开启“水德”王朝;同时“地六成之”对应宋初统一五代十国(五国+宋本身,共六)的格局。

“姿禀圣武”:称赞赵匡胤兼具文采与武略,符合其“陈桥兵变”“杯酒释兵权”的政治智慧。

“顺天应人,无今无古”:强调赵匡胤代周建宋符合“分久必合”的历史趋势,其“不杀功臣、善待柴氏”的做法前所未有(如柴荣后代未被清算)。

3. 颂诗解读

“纳土姓钱并姓李,其余相次朝天子;天将一统付真人,不民更全嗣”

“纳土姓钱并姓李”:指吴越王钱俶(978年纳土归宋)、南唐后主李煜(975年兵败投降)先后归顺,将土地、人口献给宋朝。

“其余相次朝天子”:其余割据政权(如后蜀、南汉、荆南等)随后相继归附,完成中原统一。

“天将一统付真人”:“真人”指赵匡胤,认为他是顺应天命完成统一的君主。

“不民更全嗣”:赵匡胤“仁政”治国的体现——不滥杀功臣(如“杯酒释兵权”而非诛杀)、不杀柴氏子孙(立碑禁杀),为宋朝后续发展积累了民心与福祉。

4. 历史背景关联

第十六象对应北宋建立初期的关键事件:

960年,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黄袍加身,建立宋朝;

随后通过“先南后北”策略,逐一收服南方割据政权(如978年吴越纳土、975年南唐投降);

976年赵匡胤去世,其弟赵光义继位(宋太宗),继续完成统一(979年灭北汉)。

5. 金圣叹注解

金圣叹评此象:“此象主宋太受禅汴都,天下大定,钱李二氏相率归化,此一治也。”准确概括了宋初统一与“纳土归降”的核心主题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