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五的风俗有哪些

admin

1. 破五:破除过年禁忌

“破五”意为“破除”,是正月初五的核心主题。旧时春节期间有诸多禁忌(如不用生米做饭、妇女不得出门、不能打碎器物、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),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均可解除。民间认为,破五是“送年”的标志,意味着春节的隆重仪式逐渐落幕,生活回归常态。

2. 送穷:送走穷气与穷鬼

正月初五的风俗有哪些

“送穷”是正月初五的传统岁时风俗,旨在辞旧迎新、摆脱贫困。各地习俗略有差异:

北方多用纸扎“五穷妇”(或“扫晴娘”),身背纸袋,将屋内积土扫入袋中,送至门外燃炮炸之,称为“送穷土”“送穷媳妇出门”;

陕西韩城一带,破五忌出门,需将鲜肉炙烤、爆炒麻豆(使其崩裂发声),认为可“崩除穷气”;

关中部分地区的“掐五穷”,则是剪5个纸人放入筐中,送至大门外焚香、放炮焚烧,象征赶走穷鬼。

旧时还有“填穷坑”的说法,除夕或初五要吃饱饭,寓意“填满穷坑”,避免来年受穷。

3. 迎财神:祈求财运亨通

正月初五被视为“财神生日”(民间传说或与唐朝商人王元宝有关),各地均有迎财神习俗:

南方多在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、窗户,燃香放爆竹、点烟花,迎接财神(五路神,代表“东西南北中”五路财气);

上海有“抢路头”习俗,初四子夜便备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烛,提前迎接财神,谓之“争利市”;

迎财神时需供奉“吉祥”羊头(象征“吉祥如意”)和“有余”鲤鱼(“鱼”与“余”谐音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),接过财神后全家吃“路头酒”,往往热闹至天亮。

民间认为,迎财神能带来财运,是新年的重要吉庆活动。

4. 大扫除:彻底清扫晦气

旧时除夕至初四不可大扫除(怕“散财”),垃圾只能堆在门口拐角。初五这天,家家户户要进行彻底大扫除,将屋内垃圾、尘土清扫出门,寓意“扫除穷气、晦气”,为新的一年迎来好运。部分地区还会将垃圾与纸扎的穷鬼一起焚烧,强化“送穷”效果。

5. 开市:店铺恢复营业

旧俗春节期间(初一至初五)大小店铺关门歇业,初五过后(多为初六)选择吉日开市。俗信初五是财神生日,选择这天开市能“招财进宝”,商家会提前做好开市准备(如打扫店铺、备好货物),以求新年生意兴隆。

6. 饮食习俗:象征吉祥的食物

吃饺子:北方通行的食俗,俗称“捏小人嘴”。包饺子时要用力捏紧边缘,寓意“捏住小人的嘴”,防止其搬弄是非;部分地方会在饺子里包、蜜枣、红糖,象征“发财”“好运”“甜蜜”。

吃年糕:南方部分地区流行,年糕谐音“年高”,寓意“年年高升”“越来越富”;同时年糕粘牙,也有“粘住小人嘴”的说法,避免被小人算计。

其他:江南一带吃“财神糕”(寓意“招财”)、面条(形似串钱的绳子,象征“钱串子”,寓意财源滚滚);陕西韩城等地初五吃搅团(用面粉或玉米面制成,黏性强),寓意“糊穷坑”“粘穷气”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