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婚庆公司前,务必确认其合法经营身份:要求查看营业执照(确认经营范围包含“婚庆服务”)、税务登记证等基础资质;关注提供服务的技术人员资质——摄影师、摄像师需持有劳动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,司仪需具备相关行业认证(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的执业资格),确保服务人员具备专业能力。
2. 口碑与信誉验证
婚庆服务的质量难以通过广告完全体现,亲友推荐是最直接的参考(优先选择经营时间超过3年、无重大负面记录的商家);可通过 *** 平台(如大众点评、婚礼纪)查看真实用户评价,重点关注“服务态度”“现场执行”“二次消费”等关键词,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。
3. 实地考察细节
不要依赖 *** 或 *** 咨询,亲自到婚庆公司门店考察:
观察店面环境(如规模、装修风格),判断其经营稳定性;
与策划师面对面沟通,了解其专业程度(如能否准确理解你的需求、提供个性化建议)、服务态度(如是否耐心解答疑问);
查看真实案例(要求提供近期12年的婚礼现场视频或高清照片,更好包含不同风格),重点关注现场还原度(如布置是否符合设计图)、工作人员的执行力(如流程衔接是否顺畅)。
4. 服务内容与套餐透明度
仔细核对婚庆套餐的具体内容,避免模糊表述:
明确包含的服务项目(如场地布置、司仪、摄影摄像、跟妆、灯光音响等)、数量(如摄影摄像的机位数量、跟妆的服务时长)、质量(如鲜花的种类与数量、LED屏的尺寸与清晰度);
询问额外费用(如超时费、加急费、道具租赁费、香槟塔/蛋糕台等额外装饰的费用),要求将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写入合同,杜绝“隐性消费”。
5. 合同条款规范
签订书面合同是保障权益的关键,需注意以下几点:
明确双方责任(如婚庆公司未按时到场、服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);
注明服务时间节点(如方案确认时间、布置完成时间、婚礼当天执行时间);
区分“订金”与“定金”(“订金”可退,“定金”不可退,避免商家利用文字游戏设陷阱);
要求商家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(包括每项服务的单价、总价),确保费用透明。
6. 价格理性判断
婚庆服务的价格差异主要源于服务品质(如司仪的经验、摄影摄像的设备、布置的材质):
不要盲目追求低价(低价套餐往往隐藏“二次消费”或降低服务标准,如用仿真花代替鲜花、缩短摄影摄像时长);
根据自身预算选择合适套餐(如预算有限可选择“基础布置+单项服务”,预算充足可选择“定制化策划+高端服务”),重点关注“性价比”(如服务内容与价格的匹配度)。
7. 避坑常见陷阱
低价诱惑:警惕“超低价套餐”“限时折扣”等宣传,此类套餐通常会在服务中“缩水”(如减少布置项目、更换人员等级)或要求额外加钱;
文字游戏: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避免“定金”“订金”混淆、“免费赠送”隐藏限制(如赠送的LED屏为低清晰度)等陷阱;
婚车调包:若选择婚庆提供的婚车,需在合同中明确车型、颜色、车牌号、租用时间(如公里数限制),并要求提前看实体车,避免婚礼当天出现“车型不符”“车辆故障”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