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admin

江西重阳节融合了登高祈福、饮食文化、农俗体验与客家特色,保留了许多古老的节日印记,以下为主要风俗:

1. 登高望远

登高是江西重阳节更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,源于古代“避灾”传统。南昌一带自古盛行登高,自晋、南朝以来,市郊的龙沙(今下沙窝)便是登高胜地;如今人们更倾向于攀梅岭或登滕王阁,以文会友、登高聚宴,享受秋日风光。萍乡、赣州、上饶等地也保留着重阳登山的习俗,成为亲友团聚、亲近自然的方式。

江西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2. 食重阳糕与特色食物

重阳糕(又称花糕、菊糕)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,象征“步步登高”。南昌的重阳糕讲究颇多:做成九层,顶部装饰两只小羊(呼应“重阳”之“阳”),糕上插重阳旗(红纸雕成的斜三角形小旗),替代“登高”的寓意。赣州家家户户必吃薯包——用脚板薯擂成泥浆,混合面粉或米粉油炸而成,外酥里嫩,象征家庭团聚与对长辈的敬爱;上饶广丰一带则流行打糍粑,用糯米蒸熟后舂至绵软,裹上芝麻糖食用,寓意丰收与甜蜜。

3. 饮重阳酒与撑酒

古人认为重阳节的水最适合酿酒,称为“重阳酒”。宜春一带保留着蒸撑酒的习俗——农家用糯米土法酿造,酒色青亮、香气浓郁、味正微甜,是米酒中的上品。铜鼓县还有“蒸新年酒”的传统,用良米酿造,口感醇厚,成为节日必备饮品。

4. 晒秋:婺源篁岭的“最美中国符号”

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的晒秋习俗闻名遐迩,每年九月九举办隆重的晒秋节。村民利用房前屋后、窗台屋顶架晒、挂晒辣椒、玉米、南瓜等农作物,形成五彩斑斓的晒秋景观,被誉为“最美中国符号”。晒秋不仅是农俗展示,更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,吸引数十万游客前往赏秋、拍摄。

5. 客家放风筝

江西多个客家人聚居的村落,重阳节前后盛行放风筝。这一习俗源于客籍地区的传统,认为放风筝可以“放晦气”,祈求平安健康。风筝造型多样,有蝴蝶、蜈蚣等,成为重阳节客家村落的热闹活动。

6. 敬老与现代传承

如今,江西重阳节更强调敬老爱老的现实意义。南昌高校会举办重阳主题活动,讲解节日文化,组织学子表达孝心;省内不少景区推出优惠:庐山重阳节当天面向九江市居民免费开放,滕王阁60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免票,推动“常回家看看”的社会风气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