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时节,气温升高、雨水增多,气候湿热交织,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、胃肠功能紊乱,同时也是湿疹疮疖等皮肤病的高发期。中医认为“脾主运化”,此时食疗养生的核心是健脾祛湿、清热养肝,兼顾补充因夏季代谢加快而流失的营养,维持身体阴阳平衡。
推荐食材与禁忌
宜选食材:
① 清热利湿类:冬瓜、苦瓜、丝瓜、黄瓜、芹菜、莴笋、芦笋等蔬菜,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及膳食纤维,能促进新陈代谢、缓解湿热;赤小豆、薏苡仁、绿豆、玉米、茭白等豆类与菌类,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消肿的功效,适合体内湿气较重者。
② 酸味健脾类:山楂、乌梅、柠檬等酸味食物,可生津敛肝、增强食欲,缓解夏季胃口不佳的问题。
③ 苦味清心类:苦菜(败酱草)、苦瓜等苦味食物,能降心火、清热解毒,适合心火旺盛导致的烦躁、失眠者(脾胃虚寒者需搭配姜片中和寒性)。
禁忌食材:
忌食肥甘厚味(如动物脂肪、油炸食品)、甘肥滋腻(如海鱼、虾蟹)、生湿助湿(如韭菜、胡椒、辣椒、茴香)及性属温热助火的食物,此类食物易加重脾胃负担、滋生湿热,诱发胃肠疾病或皮肤病。
经典食疗方推荐
淮山赤小豆煲猪腱汤:取赤小豆50克、淮山50克、猪腱肉500克、陈皮1/4个、生姜3片。将赤小豆、淮山、陈皮浸泡30分钟,猪腱肉整块焯水去腥;所有材料放入瓦煲,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功效:健脾开胃、利水祛湿,适合孩子或脾胃虚弱者饮用。
冬瓜草鱼煲:取冬瓜500克(去皮切三角块)、草鱼250克(剖净留尾)、食盐、味精、植物油适量。先用油将草鱼煎至金黄色,加入清水烧开,放入冬瓜块,转小火炖2小时至汤呈白色,加盐、味精调味。功效:平肝祛风、利湿除热,适合湿热天气引起的头晕、乏力。
凉瓜黄豆排骨汤:取凉瓜(苦瓜)1个(去瓤切块)、黄豆50克(提前2小时浸泡)、排骨500克(焯水)、生姜3片。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,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,加盐调味。功效:清热消暑、解毒,适合夏季烦热、口渴者。
绿豆薏米粥:取绿豆30克、薏苡仁30克、大米80克。将绿豆、薏苡仁浸泡隔夜,大米洗净;所有材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至软透。功效:利水消肿、健脾祛湿,适合轻度水肿或脾胃不和者。
败酱草苦瓜煲猪瘦肉:取败酱草25克(中药店有售)、苦瓜500克(去瓤切段)、猪瘦肉400克、瑶柱15克、生姜3片。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,加清水2500毫升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小时,加盐调味。功效:清热消暑、解毒化瘀,适合夏季暑热内伏、食欲不振者。
注意事项
饮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优先选择汤、羹、汁等汤水较多的膳食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减轻胃肠负担。
遵循“少食多餐”原则,避免一次进食过多,尤其晚餐不宜过饱,以免加重脾胃负担。
补充水分时以温开水或淡茶水为主,避免饮用冰水或含糖饮料,以免 *** 肠胃、影响食欲。
食材需新鲜、卫生,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物,预防腹泻、呕吐等胃肠道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