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神煞口诀 如何根据八字神煞口诀排八字

admin

八字神煞是传统命理中通过干支组合的“命运标签”,用于辅助判断运势细节(如贵人、桃花、灾煞等)。常见神煞分为吉神(如天乙贵人、文昌星,主福气、智慧)与凶煞(如劫煞、羊刃,主破财、刚烈),其口诀多为“特征+吉凶”的简短,帮助记忆神煞的识别与影响。

二、常用八字神煞口诀及解读

1. 天乙贵人(吉神)

八字神煞口诀 如何根据八字神煞口诀排八字

口诀:“天乙贵人最尊贵,命中得之福气堆;遇凶能化吉,逢难有人陪”。

解读:天乙贵人是八字中最吉的神煞之一,象征贵人相助。查法为:日干为甲、戊、庚,地支见丑、未;日干为乙、己,地支见子、申;日干为丙、丁,地支见亥、酉;日干为壬、癸,地支见巳、卯;日干为辛,地支见寅、午。命中带此神煞者,人际关系圆融,关键时刻易遇“靠山”。

2. 文昌星(吉神)

口诀:“文昌入命智过人,学业功名易称心;纸笔随身多灵感,文思泉涌遇知音”。

解读:文昌星主智慧与学业才华,查法为“日干寻地支”:甲日见巳、乙日见午、丙日见申、丁日见酉、戊日见申、己日见酉、庚日见亥、辛日见子、壬日见寅、癸日见卯。带此神煞者擅长吸收知识,适合文书、策划等需创意的工作。

3. 桃花星(中性)

口诀:“桃花带煞为咸池,不带凶星主貌美;人见人爱缘自来,情场多遇意中人”。

解读:桃花星主异性缘与魅力,核心是地支“子、午、卯、酉”(四桃花)。若与正官(女命)、正财(男命)搭配,多主感情顺遂;若与七杀、劫财同现,则需注意避免烂桃花。从事演艺、公关等行业者,带桃花反能增人气。

4. 劫煞(凶煞)

口诀:“劫煞为灾不可当,徒然奔走名利场;破财是非常相伴,谨慎行事保安康”。

解读:劫煞主破财与非议,查法与“三合局”相关:寅午戌三合火局,劫煞在亥;亥卯未三合木局,劫煞在申;申子辰三合水局,劫煞在巳;巳酉丑三合金局,劫煞在寅。命局带此神煞者,逢冲克年份易冲动消费或卷入人际矛盾。

5. 华盖星(中性)

口诀:“华盖星现主孤高,喜道求仙乐逍遥;若与印星同出现,才华内敛有奇招”。

解读:华盖星主孤独与清高,查法为“三合局见最后一位”:寅午戌见戌、亥卯未见未、申子辰见辰、巳酉丑见丑。带此神煞者若比劫(同辈)少,可能偏爱独处,适合科研、创作等需专注的领域;若与印星(长辈、学识)搭配,易在小众领域深耕。

三、根据神煞口诀排八字的步骤

需明确:神煞是八字排盘后的“附加分析项”,需先完成四柱干支的排列,再用口诀判断神煞位置与吉凶。具体步骤如下:

1. 排年柱

根据出生年份确定干支,以立春为年份分界(而非农历正月初一)。例如,2024年立春在2月4日,若出生于2024年2月5日(立春后),则年柱为“甲辰”;若出生于2024年1月31日(立春前),则年柱为“癸卯”。

2. 排月柱

确定月支:以节气划分月份(如立春至惊蛰为寅月、惊蛰至清明为卯月),而非农历月份。

确定月干:用“五虎遁年起月诀”推算,口诀为:“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,丙辛必定寻庚起,丁壬壬位顺行流,更有戊癸何方觅,甲寅之上好追求”。例如,2024年甲辰年(甲己年),正月(寅月)天干为“丙”,故月柱为“丙寅”。

3. 排日柱

通过万年历查询出生日的干支(需精确到分钟,因子时(23:001:00)出生需按次日计算日柱)。例如,2024年2月5日上午10点,万年历显示日柱为“乙巳”;若出生于同日23:30,则日柱为“丙午”。

4. 排时柱

确定时支:根据出生时辰对应固定地支(如23:001:00为子时、1:003:00为丑时)。

确定时干:用“五鼠遁日诀”推算,口诀为:“甲己还加甲,乙庚丙作初,丙辛从戊起,丁壬庚子居,戊癸何方发,壬子是真途”。例如,乙巳日(2024年2月5日)子时(23:001:00),时干为“甲”,故时柱为“甲子”;若为丑时(1:003:00),时干为“乙”,时柱为“乙丑”。

5. 结合神煞口诀分析

完成四柱排列后,用神煞口诀判断各柱的神煞情况。例如:

年柱“甲辰”:日干为“甲”,地支“辰”中藏“戊、乙、癸”,无“丑、未”,故年柱无天乙贵人;

月柱“丙寅”:地支“寅”为“四桃花”之一,若日主(日柱天干“乙”)身强,可能主异性缘佳;

日柱“乙巳”:地支“巳”与“丙寅”月柱的“寅”形成“寅巳相刑”,需注意健康或人际矛盾;

时柱“甲子”:地支“子”为“桃花”,若时干“甲”为正官(女命),则可能主晚年感情稳定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神煞需结合整体命局:吉神无破(如天乙贵人未被冲克)方为吉,凶煞有制(如劫煞被七杀制衡)不成凶;

优先分析五行与十神:神煞是“辅助工具”,核心仍需看五行旺衰(如日主强弱的判断)、十神关系(如正官、偏财的作用);

避免过度迷信:神煞仅为命理分析的“补充”,不能完全决定命运,需结合现实环境与个人努力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