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,也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点,其天气变化的核心趋势是由热转凉、昼夜温差显著加大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,冷空气活动频繁,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日照时间缩短、强度减弱,地面辐射散热加快,气温呈持续下降态势。
北方地区:暑气基本消退,渐入凉爽
北方大部分地区(如北京、哈尔滨、长春等)白露过后,炎热天气基本结束。白天更高气温通常维持在25℃30℃左右,但夜晚更低气温会降至15℃20℃,早晚温差可达10℃以上,需添加长袖衣物抵御凉意。部分北方地区(如张家口、承德)更低气温甚至会降至10℃附近,寒凉感更为明显。
南方地区:仍有高温,但“秋老虎”渐弱
南方地区(如广东、福建、广西等)受副热带高压影响,白露初期仍可能出现“秋老虎”天气,白天更高气温可达30℃以上,甚至35℃左右,天气依然炎热潮湿。但随着冷空气逐渐南下,这种炎热持续时间较短(一般12周),随后气温会逐步下降,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加大。例如福建白露期间平均气温仍有25.9℃,但平均昼夜温差达8.3℃,早晚已有明显凉意。
昼夜温差:全国普遍增大,是白露最显著的天气特征
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均显著加大,成为此时最突出的气候特点。民间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“白露身不露”等谚语,正是对这种温差变化的生动。早晚需注意添衣,尤其是腹部、脚部等部位,避免受凉引发感冒或肠胃不适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