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:赫哲族节日大全

admin

节日 | 时间 | 核心意义 | 典型习俗与活动

乌日贡节 | 多在农历五、六月间,部分地方固定于农历五月十五;会期一般2–3天 | 庆祝丰收、感恩自然与祖先、凝聚族群 | 民族体育(如叉草球、射箭、划船、摔跤)、文艺表演(依玛堪说唱、民歌与舞蹈)、族人聚餐宴饮

赫哲年(春节,赫哲语“佛额什克斯”) | 农历岁末至新年 |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,辞旧迎新、祭祀祈福 | 祭祖、除夕包五更饺子、正月初一拜年;服饰多见兽皮/鱼皮服饰;待客以生鱼“踏拉长”、炒鱼毛、大马哈鱼籽等鱼宴;娱乐有叉草球、滑雪等

盘点:赫哲族节日大全

河灯节 | 农历七月十五 | 祭祀水神、祈求族人平安与捕鱼丰收 | 放河灯、祭河神,常伴篝火与民族歌舞

鹿神节(跳鹿神) | 农历九月九 | 源于对虎/鹿的神灵崇拜,祈求出猎顺利、人丁兴旺 | 萨满主持祭祀,众人篝火祭祀与跳鹿神舞,载歌载舞

跳路神节 | 农历三月初三 | 驱邪祈福、保佑一年平安无灾 | 在萨满带领下“跳路神”,击鼓行进、唱诵祈愿

二月二 | 农历二月初二 | 传统祭祀日,祈求风调雨顺、渔猎丰收 | 以春节留下的猪头供神,行祭祀礼

小年 | 农历腊月二十三 | 送灶神上天、祈佑平安 | 以“拉拉”(粘粥饭)抹灶神嘴,寓意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

注:不同流域与聚居地的赫哲人(如同江、饶河、抚远等地)在具体日期与仪式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;表中为普遍做法与代表性要素。

乌日贡节

“乌日贡”在赫哲语中意为喜庆吉日/娱乐。大会起源于1985年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赫哲族乡举办的“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”,1988年第二届正式定名“乌日贡大会”,后多在农历五月十五举行,会期两天。活动以民族体育与文艺为核心:体育含游泳、划船、撒网、拔河、叉草球、射箭等(多与渔猎生活技艺相关);文艺含依玛堪说唱、民歌与民族舞。如今常被视作赫哲族的综合性民族节日,三江流域的赫哲人及散居各地乡亲常返乡团聚参与盛会。

赫哲年(春节)

赫哲语称“佛额什克斯”,自腊月起筹备:男子捕鱼、磨面,妇女 *** 臭李子饼、鱼毛、兽肉干等;除夕设供、包五更饺子,并进行“送饭”(焚化金箔、纸钱)等祭祖礼;正月初一穿新衣拜年,长者讲述历史、演唱依玛堪,青年进行叉草球、射草靶、滑冰、滑雪等兼具娱乐与生计技能的竞赛;饮食以鱼为主,常见“踏拉长”(生鱼)、“炒鱼毛”与大马哈鱼籽等特色鱼宴。

河灯节

每年农历七月十五,赫哲人于江畔(如乌苏里江)放河灯、祭河神,祈愿族人平安与捕鱼丰收。夜幕下以红纸、蜡烛、木板制成河灯放入江中,江面灯火与岸上礼花、篝火相映;常伴民族歌舞,如舞蹈“温基尼”,形成独具水乡特色的节庆场景。

鹿神节与跳路神节

鹿神节在农历九月九,源于早期对虎/鹿神的崇拜,后演变为祭祀与庆贺丰收的节日;由萨满主持祭祀,村民篝火祭祀并跳鹿神舞,全村同庆。跳路神节在农历三月初三,属萨满信仰的驱邪祈福仪式:萨满请神后率众击鼓且歌且舞,从家中行至村落各处,祈求一年平安无灾。

其他相关民俗日

二月二(农历二月初二)为祭祀祈丰之日,常以春节留下的猪头供神;小年(农历腊月二十三)行祭灶,以“拉拉”抹灶神嘴,寓意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。这些虽非赫哲族独有,但在赫哲人生活中同样广泛遵循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