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正月二十二对应的公历日期为2月19日,干支为乙巳年戊寅月己未日。根据传统黄历解读,该日宜忌情况如下:
宜:结婚、动土、安葬、入殓、移柩、破土;
忌:开市、作灶、安床、入宅、上梁、裁衣。
吉神宜趋:敬安、玉堂(黄道日);
凶煞宜忌:小耗、八专;
冲煞:羊日冲(癸丑)牛,岁煞西;
胎神占方:占门厕外正东。
从黄历传统来看,该日属于“黄道吉日”,且“宜”项中明确包含“结婚”,适合举办婚礼。但需注意,冲牛日需避开与属牛之人相关的不利因素,同时避免进行冲犯岁煞的活动。
结婚六礼之仪的内容
“六礼”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的核心礼仪程序,涵盖从议婚到完婚的全过程,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步骤:
1. 纳采
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,女方同意后,男方备礼(传统用“雁”,象征顺阴阳、守时序、行止有序)前往求婚,正式开启婚姻流程。
2. 问名
女方将女儿的姓名、生辰八字告知男方,男方通过占卜确认双方八字是否相合(避免相冲相克),为后续订婚奠定基础。
3. 纳吉
男方将女方八字置于祖庙或神前占卜,若得吉兆,备礼通知女方,确定婚姻关系(此为“订婚”的关键步骤,传统称为“文定”或“过定”)。
4. 纳征(又称“过大礼”)
男方送聘礼(包括礼金、礼品,如酒、稻谷、布帛等)至女方家,女方回礼(如鞋帽、衣物)。此礼标志着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。
5. 请期
男方择定婚期(需结合双方八字选择吉日),备礼告知女方,征求女方同意(传统称为“乞日”或“报日”)。
6. 亲迎
婚礼当日,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(需行“敬祖担”“礼担”等礼仪),新娘由“好命婆”搀扶入门,完成拜堂(天地、祖先、父母)、入洞房等仪式。
注:随着时代变迁,“六礼”逐渐简化,现代多保留“请期”“亲迎”等核心环节,但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仍被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