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代表的花信与物语

admin

芒种时节,古人以“二十四番花信风”记录节气与花卉的对应关系,芒种三候花信依次为一候萱草、二候荷花、三候玉簪,每候五日,花开有序,承载着仲夏的生机与诗意。

一候萱草:萱草别称“忘忧草”“宜男草”,早在《诗经》中就有记载,是中国的传统“母亲花”(旧时称母亲居室为“萱堂”,生日为“萱辰”)。芒种时节,萱草绽放,橙黄色的花朵在夏初田野间摇曳,其“忘忧”的寓意能为农忙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,仿佛在提醒人们:即使忙碌,也不要忘记内心的温暖与安宁。

二候荷花: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是高洁、坚贞的象征。芒种时,荷花渐次盛开,粉的、白的、红的花瓣在碧叶间舒展,有的含苞待放,有的娇艳欲滴。荷花的绽放不仅为仲夏增添了一抹清凉的色彩,更以其“圣洁”的意象,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“君子之花”,寓意着对美好品格的坚守。

芒种代表的花信与物语

三候玉簪:玉簪花形如古代女子的玉簪,洁白如玉,花香清幽。芒种时节,玉簪花从叶丛中抽出,亭亭玉立,宛如江南女子般淡雅清丽。其“不凡脱俗”的花语,契合了芒种时节“忙而不茫”的生活智慧——即使在喧嚣的农忙中,也要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从容,像玉簪花一样,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独特的光彩。

芒种的物语

芒种的物语藏在“忙”与“种”的交替中,既有农耕文明的勤劳智慧,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,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。

忙有所得:耕耘与收获的平衡:芒种的字面意思是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,这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——“收麦种稻”“插秧理苗”“安苗祭神”(皖南等地用新麦面蒸发包祭祀,祈求五谷丰登)。农人们“背蓬忘归”的专注、“雨中担秧”的辛劳,都在诠释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的真理。正如陆游诗中所写: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”,忙碌的身影里藏着对秋实的期待,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未来的希望。

忙而不茫:坚守与淡泊的智慧:芒种的“忙”不是盲目,而是有方向的坚持。就像元稹诗中“芒种看今日,螗螂应节生”的自然规律,芒种提醒人们:要顺应天时,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。也要学会在忙碌中保持淡泊——如赵师秀“闲敲棋子落灯花”的闲适,即使身处农忙,也能在灯花、棋子间找到一份清欢,不被忙碌淹没内心的宁静。

心守丰盈:馈赠与感恩的情怀:芒种有“送花神”的习俗——民间认为芒种过后,百花开始凋零,便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,用花瓣、柳枝编成轿马,系在花枝上,饯送花神归位,感谢花神赐予的美好。这一习俗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恩,更是对生活的珍惜。就像农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,我们也应珍惜每一份付出与收获,在忙碌中守住内心的丰盈,不负韶华,不负自己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