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婚是男女双方个人情感的正式表达,核心是个人承诺与情感共鸣,关键是让对方感受到诚意与用心。
1. 个人意愿确认:需双方恋爱关系稳定,确认彼此有终身相伴的意愿,避免冲动求婚。
2. 戒指选择:通常选择钻戒(象征爱情的纯洁与永恒),也可根据对方喜好选黄金、白金等材质,尺寸需提前确认(避免误差)。
3. 地点与氛围:选择对双方有意义的私密场所(如之一次约会的咖啡馆、海边),营造浪漫氛围(如鲜花、蜡烛、气球),可邀请亲密朋友或家人见证,增强仪式感。
4. 誓词准备:真诚表达爱意、过往回忆与未来承诺(如“我想和你一起走过余生,分享每一个喜怒哀乐”),避免套话,突出个人情感。
5. 时机选择:避免在对方工作压力大、情绪不稳定时求婚,选择双方心情愉悦、时间充裕的时刻(如周末、假期)。
二、订婚的传统讲究
订婚是两个家庭的正式联结,传统习俗强调家族认可与流程规范,需兼顾传统与双方家庭意愿。
1. 双方家长见面:订婚前需安排双方父母正式见面,沟通婚姻细节(如彩礼金额、婚礼形式、婚后居住安排),避免后续矛盾。
2. 订婚物品准备:
聘礼/彩礼:男方需准备礼金(金额选吉利数字,如“万里挑一”10001元、“三家一起发”36000元),以及“五金”(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耳环、金手镯、金脚链)或“三金”(部分地区简化),礼金需用红纸包裹,象征尊重。
订婚戒指:交换订婚戒指是核心环节,象征双方婚姻承诺,通常在仪式上由男方为女方佩戴。
媒人礼:若通过媒人介绍,需向媒人致谢(礼金略高于女方给新郎的,如女方给新郎买衣服的钱,媒人可多给200500元)。
回礼:女方需回赠男方礼物(如衣服、鞋子、腰带、手表),数量取双数(如两件衣服、四双袜子),寓意“成双成对”。
3. 仪式流程:
迎候宾客:新人及双方父母提前到酒店或家中迎接宾客,引导入座。
媒人/家长发言:媒人讲述新人感情经历与祝福,或双方父母表达对新人的期盼(如“希望你们互敬互爱,白头偕老”)。
问候长辈:新人向双方父母敬茶(双手持茶杯中下部,鞠躬90度,茶杯送到离对方胸前40公分处),父母回赠改口红包(金额不定,象征接纳对方为家人)。
赠送彩礼与交换戒指:男方将彩礼交给女方父母,新人互相为对方佩戴订婚戒指,全场鼓掌祝福。
开席敬酒:仪式结束后开席,新人及父母逐桌敬酒,感谢宾客祝福(敬酒时口比宾客杯口低,轻碰即可)。
4. 地区差异:不同地区订婚习俗略有不同,如南方部分地区有“送茶礼”(未婚女婿每年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年节给岳父母送节礼),北方部分地区有“祭祖”环节(告知祖先婚姻事宜,祈求祝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