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穴位有助培补元气

admin

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,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,被称为“阴阳元气交关之处”“丹田”。中医认为其具有培元固本、补益下焦的核心功效,能激发先天元气,增强体质,改善虚损性症状(如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、气喘气短、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等)。 *** *** 可选择 *** (双手重叠以关元为中心按揉1015分钟,局部有酸胀感为宜)或艾灸(悬空灸2030分钟,每周23次),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培补元气、延年益寿。

2. 气海穴

气海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.5寸,是“气的海洋”,有培补元气、益肾固精、调理冲任的作用。《黄帝内经》称其为“气之海”,能补充全身之气,增强免疫力,改善气虚导致的乏力、多汗、大便不成形等问题。 *** *** 以 *** (顺时针按揉1015分钟)或艾灸(隔姜灸、附子灸效果更佳)为主,古往今来被视为强身保养的关键穴位。

这些穴位有助培补元气

3. 神阙穴

神阙穴即肚脐,位于腹中部,是胎儿与母体连接的通道,也是下焦的枢纽。其具有回阳救逆、培元固本的功效,能健脾胃、理肠止泻,通过 *** 可激发全身阳气,改善虚寒体质(如小腹发凉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)。 *** *** 宜用温敷(将盐填充肚脐或放一片姜,上置艾条灸1520分钟)或 *** (双手搓热叠放于肚脐,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各100次),注意避免用力按压。

4. 足三里穴

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,是胃经的“合穴”“长寿穴”。其具有健脾益胃、补气养血、扶正培元的作用,能调理脾胃功能(如腹胀、腹泻、消化不良),增强机体免疫力,改善气短、两眼昏花、乏力等气虚症状。民间有“常拍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的说法, *** *** 以 *** (用拇指按揉1015分钟)或艾灸(悬空灸2030分钟,每周12次)为主,尤其适合30岁以上人群补气壮阳。

5. 脾俞穴

脾俞穴位于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是脾的“背俞穴”(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)。其具有健脾利湿、益气壮阳的功效,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(促进营养吸收),改善脾虚导致的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等问题,间接补充元气。 *** *** 以 *** (用拇指指腹按揉1015分钟,局部酸胀为宜)或艾灸(悬空灸1520分钟)为主,适合脾胃虚弱者日常调理。

6. 肺俞穴

肺俞穴位于背部,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是肺的“背俞穴”。其具有调补肺气、补虚清热的作用,能改善肺气不足导致的咳嗽、气喘、乏力、易感冒等问题,增强肺功能,提升机体防御能力。 *** *** 可选择 *** (用拇指按揉1015分钟)或艾灸(悬空灸1520分钟),适合肺气虚弱者日常保健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