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破”是汉语一级常用字(编号1867),读音为pò,部首为“石”,左右结构,基本义为石头开裂、破碎,引申出“损坏、攻克、揭穿、超出”等多重含义,涵盖物理、抽象、动作等多个语义场。
1. 物理状态:碎裂、不完整
本义为石头表层开裂(如“石破天惊逗秋雨”中的“破”,形容石头因震动而裂开);引申为物体破碎、不完整,或事物失去原有完整性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碎:碗打破了、玻璃破碎;
破败:形容房屋、环境衰败(如“破败的村落”);
破绽:衣服裂开的缝隙(如“衣袖有破绽”),引申为说话、做事的漏洞(如“他的话里有破绽”);
牢不可破:坚固得无法破碎,形容关系、防线等极其牢固。
2. 动作行为:破坏、损坏
表示通过外力或行为使物体、规则、状态受损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坏:损坏物品(如“破坏公物”)、违反规则(如“破坏纪律”);
破损:物品因使用或外力而损坏(如“衣物破损”);
破除:消除旧的观念、习俗(如“破除迷信”)、解除束缚(如“破除陋习”);
破戒:违反戒律(如“僧人破戒”);
破例:打破惯例(如“老师破例允许他迟到”)。
3. 军事/竞争:击溃、攻克
指在战争、竞赛中击败对手或攻占目标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阵:击破敌军阵型(如“破阵杀敌”);
破敌:击败敌人(如“大破敌军”);
攻破:占领敌方阵地(如“攻破城池”);
破釜沉舟:比喻不留退路、决一死战(源自项羽砸破锅、凿沉船的典故)。
4. 抽象概念:揭穿、解决
表示揭露真相、解决难题或突破限制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案:侦破案件(如“警察破获了盗窃案”);
破译:破解密码、暗号(如“破译敌方情报”);
破谜:解开谜团(如“他终于破谜了”);
破局:打破僵局(如“他的提议打破了谈判的僵局”)。
5. 花费、消耗
表示支出钱财或消耗资源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费:花费钱财(如“请客破费了”);
破财:损失钱财(如“他最近破了不少财”);
破产:企业因亏损无法继续经营(如“公司因疫情破产”)。
6. 超出、突破
表示超越常规或限制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例:打破惯例(如“老师破例批准了他的请假”);
破格:超越原有等级或标准(如“破格提拔”);
突破:打破限制(如“突破技术瓶颈”“突破纪录”)。
7. 形容词:负面状态
表示事物的负面属性。常见词语及用法:
破旧:陈旧破损(如“破旧的房屋”);
破烂:破旧不堪(如“破烂的衣服”);
破玩意儿:低劣的物品(如“这是个破玩意儿”);
破话:不吉利的话(如“别说破话”);
破日:凶日(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)。
8. 其他引申义
开始/进入:如“破题儿”(开始做某事,如“破题儿学画画”)、“破五”(农历正月初五,传统习俗中标志着春节结束);
放开/放大:如“破口大骂”(放开嗓子骂)、“破笑”(放声大笑);
化整为零:如“破钱”(整钱换成零钱)、“破桐之叶”(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