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节日饰物与用品

admin

1. 健人:旧时江浙一带端午妇女的标志性饰物,以金银丝或铜丝金箔为原料,扎成“小人骑虎”造型,部分会添加钟、铃、缨及蒜、粽子等装饰,插于发髻或作为馈赠佳品,兼具装饰与驱邪寓意。

2. 豆娘:江南地区端午妇女的头饰,又称“健人”(部分地区别称),源于古代步摇或艾人的变体。用缯销剪制艾叶、仙佛、虫鱼等图案,或攒绣百兽、八宝群花,辅以幡幢、钟铃等部件,贯串成饰,造型精巧,是端午女子争艳的饰品。

3. 艾虎:端午驱邪辟祟的核心饰物,以艾草编织或剪彩而成,粘贴艾叶增强“驱邪力”,佩戴于发际、身畔或悬于钗头。古人视虎为“百兽之长”,能噬食鬼魅,故艾虎成为端午“镇祟保平安”的象征,宋时有“钗头艾虎辟群邪”的诗句传世。

端午节节日饰物与用品

4. 长命缕(五彩缕):又称“续命缕”“五色丝”,以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色丝线合股成绳,系于小儿手腕、脚腕或挂于床帐、摇篮。部分地区会在绳上缀饰金锡饰物、折成方胜(菱形)或绣绘日月星辰,寓意“避灾除病、益寿延年”,习俗始于汉代,沿袭至近代。

5. 香包(香囊/荷包):用五色丝线缠制或碎布缝成,内装艾草、雄黄、白芷、川芎等香料(古代曾用蚌粉、铜钱吸汗),佩于胸前或挂于腰间。香气扑鼻,不仅能驱虫避蚊,还被视为“祈福安康”的象征,造型多样(如梅花、娃娃骑鱼、龙舟等),深受各年龄层喜爱。

二、端午节实用用品

1. 艾草制品:艾草是端午“驱邪防疫”的核心植物,常见用品包括艾草挂饰(如艾草包、艾草香囊,挂于门楣或车内)、艾草香薰(点燃或放置于室内,驱蚊虫、净空气)、艾草糕点(如艾草青团、艾草月饼,融合艾草清香与糯米口感)。艾草性温味苦,民间认为其能“避邪驱疫、消病除灾”。

2. 龙舟相关物品:龙舟是端午“竞渡”活动的主角,衍生的实用用品包括龙舟模型(木质、塑料或金属材质,细节逼真,适合收藏或作为家居摆件)、龙舟灯笼(夜间点燃,营造节日氛围,传统造型为龙舟形状,挂于门口或街道)、龙舟鼓/锣(竞渡时使用的乐器,也可作为家居装饰,增添节日仪式感)。

3. 雄黄酒相关:雄黄酒是端午“驱邪”的传统饮品,用雄黄粉与白酒混合浸泡而成。传统习俗中,成人会少量饮用(认为能“驱邪解毒”),也会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“王”字(借“王”似虎额纹,寓意“以虎镇邪”),或涂抹于小儿鼻耳、手足心,预防蚊虫叮咬与疾病。

4. 五毒饼:以“五毒”(蜈蚣、蝎子、毒蛇、蛤蟆、壁虎)为图案的糕点,口感酥松香甜,寓意“祛除五毒、吉祥平安”。是端午期间的传统点心,深受老人、儿童喜爱,体现了民间“趋吉避凶”的美好愿望。

5. 端午主题家居用品:包括端午主题毛巾/浴巾(印有龙舟、粽子、艾草等图案,实用且有节日氛围)、端午餐具(如粽子形状的碗、龙舟图案的筷子,增添用餐乐趣)、端午装饰画(以端午习俗为主题,如赛龙舟、包粽子,挂于客厅或卧室,提升节日气息)。这类用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结合,是端午节的“氛围担当”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