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中元节(俗称“七月半”“鬼节”)的农历日期为七月十五,公历日期为9月6日(星期六)。这一日期是传统节日与现行公历的对应结果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对应的公历日期会有所变化,但2025年固定为9月6日。
关于中元节的主要传说
1. 佛教“目莲救母”传说
这是中元节最核心的传说之一,源自佛教《盂兰盆经》。相传佛陀弟子目犍莲(神通之一)因惦念过世母亲,用神通看到母亲堕入饿鬼道,终日饥苦无比——即使他送去的饭食,也会因母亲贪念瞬间化为火炭。目犍莲向佛陀求助,佛陀告知:七月十五日是“结夏安居”(僧众闭关修行)的最后一日,此时法善充盈,若以百味珍果供养僧众,可凭慈悲功德救渡亡母。目犍莲依言行事,母亲终得解脱。此后,佛教徒每年此日举行“盂兰盆会”(“盂兰”意为“倒悬”,比喻饿鬼之苦),超度祖先与孤魂。
2. 道教“地官赦罪”说法
道教将七月十五定为“中元节”,源于“地官赦罪”的信仰。道教认为,“三官”(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分别掌管赐福、赦罪、解厄:天官正月十五赐福,地官七月十五赦罪,水官十月十五解厄。七月十五日,地官会降临人间,考察众生善恶,赦免罪孽。为祈求地官宽恕祖先与自身罪过,人们会在当日祭祀地官,摆放祭品、焚烧纸钱,逐渐形成中元节习俗。
3. 民间“鬼月开放”传说
民间普遍流传:阎罗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,放出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,让它们到阳间享用人们供奉的食物;七月最后一天(七月三十或二十九,若无三十则为廿九)重关鬼门,孤魂野鬼需返回阴间。七月被称为“鬼月”,中元节(七月十五)是孤魂野鬼在阳间的“最后狂欢日”。人们为避免孤魂作祟,会在当日祭祀孤魂,焚烧纸衣、纸钱,甚至举行“施歌儿”(道士唱祭鬼歌)、“放水灯”(用彩纸荷花灯引路,助冤魂过奈何桥)等活动,安抚鬼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