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财猫(日文:招き猫)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猫型偶像摆设,被视为招财招福的吉祥物;其形象也广泛流传至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,成为民间祈求好运的象征物。传统招财猫多为陶瓷材质,造型为猫举一只或两只前爪向人招手,形态憨态可掬,深受大众喜爱。
起源与发展脉络
招财猫的起源存在两种主要说法:其一,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国,早在唐代段成式所著《酉阳杂俎》中就有“猫洗面过耳则客至”的记载,说明当时民间已将猫的动作与“客至”(即财运到来)联系起来;其二,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(16031868年),当时养猫风气盛行,猫因能守护粮食(避免鼠害)且形态可爱,逐渐被赋予“通灵”“招财”的神秘属性,相关传说(如“小猫报恩”)进一步推动了招财猫文化的形成。江户时代后期,陶瓷招财猫开始大规模生产,成为商家、家庭的常见摆件。
核心寓意解析
招财猫的寓意主要通过手势、颜色和配件传递:
手势含义:举右手通常象征“招财”(吸引钱财进入)、“招福”(迎来好运);举左手则代表“招客”(吸引顾客或人潮),适合商家摆放;若双手同时举起,则寓意“财福齐至”(财运与好运同时到来)。
颜色象征:不同颜色的招财猫对应不同的愿望——白色(含“三 *** ”,即黑、白、橘)代表“招福”(带来幸福);金色象征“财运亨通”(积累财富);黑色用于“避邪消灾”(驱赶厄运);粉色寓意“恋爱顺利”(增进感情);红色代表“无病息灾”(保持健康);绿色象征“金榜题名”(学业进步);黄色寓意“缔结良缘”(找到伴侣);蓝色代表“事业有成”(工作顺利);紫色象征“美丽健康”(提升外在与体质)。
配件意义:胸前悬挂的金铃铛是招财猫的经典配件,象征“开运”“招财”“缘起”(开启好运的契机);部分招财猫手持“金元宝”“宝船”等道具,“金元宝”直接关联财富,“宝船”则寓意“财富满载”。
常见传说故事
招财猫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民间传说的渲染,其中最著名的包括:
越后屋传说:江户时代,富商越后屋因沉迷濒临破产,其爱猫“小玉”为拯救主人,用自己的身体“交换”金币(念咒牺牲自己),最终越后屋悔悟,努力经营使家族复兴。此后,越后屋门前摆放的招财猫雕像成为当地习俗。
豪德寺传说:东京世田谷的豪德寺曾是没落寺院,住持的猫“玉”曾举手招呼路过的城主井伊直孝入寺避雨,避免了一场雷雨灾害。城主为感谢猫的“指引”,资助寺院重建,豪德寺从此香火鼎盛,“玉”死后被塑为“招福猫儿”,成为寺院的象征。
小判猫传说:江户时代的鱼贩患病无钱医治,其爱猫“玉”连续几天衔来金币,助鱼贩康复并重操旧业。鱼贩功成名就后,为纪念“玉”建立猫冢,名为“小判猫”(“小判”为江户时代的金币名称)。
摆放与使用讲究
招财猫的摆放需遵循一定规则,以更大化其“招财招福”的功效:
商家摆放:通常选择举右手的母猫(象征“招客”“招财”),面朝店门放置,寓意“招徕顾客”“财源广进”;部分商家会摆放“双手举”的招财猫,强调“财福齐至”。
家庭摆放:可选择举左手的公猫(象征“招福”),放置在客厅或门口,寓意“迎接福气”“家庭幸福”;若希望兼顾“财”与“福”,则选择双手举的招财猫。
注意事项:招财猫的“好运”并非永久有效,民间传说其“赏味期限”约为2年(此说法多为商家促进汰换的策略),因此需定期更换新的招财猫,以保持“好运”的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