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哲族传统节日是什么

admin

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渔猎民族,其传统节日深度融合了渔猎文化、自然崇拜与民族习俗,主要分为乌日贡节、春节(佛额什克斯)、河灯节、鹿神节(跳鹿神)、跳路神节等,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起源与活动形式。

1. 乌日贡节

时间:每四年举行一次(1997年起改为四年一届),农历五、六月间(正值江鱼繁殖期,歇网期),历时三天。

赫哲族传统节日是什么

起源:1985年为庆祝赫哲族民族解放40周年举办首届“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”,1988年定名“乌日贡大会”(赫哲语“欢乐喜庆”之意),后扩展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。

主要活动:日间以传统体育竞技为主,包括叉草球(源自叉鱼技艺训练,分个人投叉与团队对抗)、射箭、划船、拔河等,均与渔猎生活密切相关;夜间举办篝火晚会,表演伊玛堪说唱(赫哲族口头说唱艺术,讲述历史故事)、萨满舞、天鹅舞等民族歌舞,同时 *** 特色鱼鲜宴(如拌菜生鱼、鱼皮丝、纯生鱼片、冻鱼片、生鱼籽酱等),是集文化、体育、饮食于一体的民族盛会。

2. 春节(佛额什克斯)

赫哲语名称:“佛额什克斯”,意为“大年除夕”,是赫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

时间:农历岁末年初(腊月起筹备,正月初一为核心)。

主要活动:筹备阶段,男性负责捕鱼、磨面,女性 *** 传统食物(如臭李子饼、鱼毛、兽肉干),儿童学习剪纸、糊灯笼;除夕夜举行祭祖仪式(供奉祖宗三代及诸神画像,焚化金箔、纸钱),包五更饺子;正月初一,族人身着兽皮服饰(绣有云边、花纹)拜年,聆听伊玛堪说唱,参与套花绳、老鹰抓小鸡、叉草球、滑冰等娱乐活动;节日期间以鱼宴待客(如生鱼“踏拉长”、炒鱼毛、大马哈鱼籽),体现渔猎文化的“年年有余”寓意。

3. 河灯节

时间:农历七月十五日(中元节)。

起源与意义: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,通过放河灯、祭河神的方式,祈祷族人平安、捕鱼丰收,同时融入了对先人的怀念。

主要活动:夜幕降临时,家家户户用红纸、蜡烛、木板 *** 河灯(形状多样,如莲花、船形),放入乌苏里江中;江面游动的河灯与岸上的礼花、篝火交相辉映,人们围着火堆跳起民族舞蹈(如温基尼),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。

4. 鹿神节(跳鹿神)

时间:农历九月九日。

起源:源于赫哲族早年对虎神的崇拜(传说老猎户妻子替老虎拔爪上木刺,老虎常衔狍子、野鹿回报,故祭虎以求猎运顺利),后演变为庆祝出猎顺心、人丁兴旺的节日。

主要活动:全村人出动,点篝火、供酒肉,载歌载舞跳鹿神舞(模仿鹿的动作,象征驱邪避凶),祈求虎神保佑族人平安、猎物丰硕。

5. 跳路神节

时间:农历三月初三。

意义:赫哲人通过集体请萨满跳神,驱魔避邪,保佑全村一年中无灾无难、风调雨顺。

主要活动:在萨满带领下,村民跟随萨满从家中击鼓而出,且唱且跳(萨满身着神服,手持神鼓,念唱神词),仪式庄重热烈,充满神秘色彩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