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各地区婚礼彩礼金额受地域、经济水平、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,近年来随着婚俗改革推进,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逐渐成为新风尚。
一、传统彩礼金额概况
甘肃传统彩礼金额跨度较大,部分地区存在“天价彩礼”现象:庆阳市(尤其是农村)彩礼普遍十余万至二十万,有“没三十万娶不起媳妇”的说法;平凉市彩礼十万起步,通常包含车、房等要求;武威市彩礼较高,一般十万左右,当地认为“少于10万就免谈”;天水市彩礼近年呈上升趋势,起步价3万,部分可达10万;定西市彩礼弹性大,有的十几万,有的不要钱,但多数要三五万;陇南市彩礼差距大,城里随意,农村有的十几万。而兰州、嘉峪关、金昌、白银等市彩礼相对较低,兰州大多3万左右(女性有工作则更高),嘉峪关一般13万(不超过6万),金昌约8万,白银多为六万八或八万八。
二、最新倡导性标准(2025年及以后)
为遏制高额彩礼,甘肃多地出台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,推动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:庆阳市华池县倡导2025年彩礼不超过12万元,2026年不超过10万元,零花钱不超过1万元,取消“压箱钱”“离娘钱”等隐形彩礼;武威市天祝县倡导彩礼控制在6万元以内,取消“见面礼”“下马费”等,单方宴席15桌以内;肃州区倡导农村彩礼不超过6万元,严禁索要天价彩礼,摒弃因婚借贷;陇西县倡议彩礼总额不超过5万元,鼓励零彩礼,反对要车要房;古浪县建议彩礼控制在6万元以内,取消“见面礼”“认亲钱”,内亲随礼不超过300元;临洮县倡导彩礼不超过5万元,普通亲友随礼不超过100元;清水县陇东镇明确彩礼不超过8万元,纳入村规民约;肃南县农牧村彩礼不超过3万元,2023年以来有20对新人选择“零彩礼”。
三、彩礼改革的推动措施
甘肃通过“硬约束+软引导”推动婚俗改革:一是将彩礼标准纳入村规民约,建立“红黑榜”公示,强化监督;二是发挥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示范作用,要求其报备彩礼,带头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;三是搭建青年婚恋平台,举办集体婚礼、交友联谊活动,引导新人树立正确婚恋观;四是加强宣传引导,通过“主席红娘”队伍、“移风易俗三字经”等形式,宣传“婚事从简”理念,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