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祭月(夕月)
秋分虽已过中秋,但温州仍保留“祭月”(又称“夕月”)的传统。据《太常记》记载:“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”,“夜明”指月亮。古人认为秋分时节月亮处于圆缺交替之际,举行祭月仪式可期盼月光重圆。此习俗最早源于朝廷,后逐渐流传至民间,成为秋分时节的重要活动。
2. 竖蛋
“竖蛋”是温州秋分流传已久的民间游戏。人们会挑选一枚光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放在桌面上尝试将其竖起。这一习俗不仅寄寓着对生命与生育的崇敬,也被视为测验当日出门运气的方式,民间素有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的说法。
3. 赠画(秋牛图/年画)
秋分期间,温州民间尤其是乡村盛行赠送《秋牛图》或年画的习俗。人们用红纸或黄纸印制全年农历节气表,或绘制农夫牵牛耕田的图样,赠予亲朋好友。更有“秋官”(民间善说能唱者)挨家挨户上门赠画,结合秋耕场景说吉祥话,如“秋耕顺利,五谷丰登”,主人欢欣之余通常会给予钱物作为答谢。
4. 分家
过去温州兄弟众多的家庭,子女成家立业后需自立门户。父母多选择秋分这一节气举行分家仪式,寓意“秋收成果各自平分”。仪式通常由舅舅主持,象征公平公正,体现了传统家庭对财产分配的重视。
5. 贴秋牛图/年画
与“赠画”习俗相关,温州民间会在秋分前后将《秋牛图》或年画张贴于家中。这类画作不仅传递节气信息,更寄托了对农业生产的美好祝愿,提醒人们关注农时,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做准备。
以上习俗融合了温州的地方特色与传统信仰,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,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