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确定订婚时间:需双方父母共同商议,选择彼此方便的日期(如传统黄道吉日、节假日或纪念日),避免拖延(以免给对方造成不安)。建议提前12个月确定,以便后续安排。
2. 商议聘礼与回礼:
聘礼:是传统核心环节,通常包括彩礼(金额需为双数,用红纸包装)和三金/五金(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耳环,部分家庭会增加手镯、脚链)。金额和物品需结合双方经济条件,避免过度攀比。
回礼:女方需回赠男方部分聘礼(如除肉外的“小六样”:点心、糖、酒等各返2份),并为新郎准备随身用品(如西装、皮鞋、手表等),象征互相关爱。
3. 确定订婚地点:优先选择女方家中(体现尊重,便于亲人交谈);若家族亲友较多,可选择环境正式的酒店(需提前预订,考虑位置、停车场及容纳人数)。
二、流程细节:确保仪式顺畅,尊重双方习俗
1. 流程安排:
迎接宾客:新人及父母亲自迎接,引导至指定位置。
媒人发言(若有):媒人介绍新人并送上祝福。
问候长辈:男方将准新娘介绍给父母,女方将准新郎介绍给父母,新人向双方父母敬茶改口(部分地区改口仪式在结婚当天,需提前确认)。
交换戒指:新人互相佩戴订婚戒指,象征承诺(可搭配誓言)。
家长致辞:双方父母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及对未来的期待。
敬酒:新人向宾客逐一敬酒,感谢到场祝福。
2. 仪式物品:提前准备订婚书(可选,需双方签字按手印)、鲜花(玫瑰或百合)、蛋糕(双层为宜)、喜糖(分装成精致礼盒)。
三、注意事项:规避禁忌,维护和谐氛围
1. 聘金与礼物规范:聘金必须为双数(寓意成双成对),用红纸包裹;礼物不在奢华,重在心意(如家乡特产、对方父母喜爱的茶叶、保健品等)。
2. 言行举止得体:
礼节到位:交谈或席间及时添茶续水、添酒布菜,展现教养。
避免敏感话题:不讨论彩礼金额争议、过往感情经历或家庭矛盾。
3. 尊重双方父母:
提前了解对方父母的生活习惯(如饮食禁忌、礼仪偏好),所携礼物需符合其口味。
商议婚事时,新人尽量回避,若出现分歧,充当“调解者”(如“我们可以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”),避免争吵。
4. 禁忌需规避:
忌选不吉利日期(如直系亲属忌日、传统“杨公十三忌”)。
忌女方踩门槛(部分地区认为会影响婚姻运势)。
忌订婚宴结束说“再见”(部分地区认为会导致分开,若需告别,可用“慢走”“回头见”代替)。
忌过度攀比: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安排流程,避免因面子问题增加经济负担。
四、其他细节:提升体验,避免遗漏
1. 服饰准备:新人需着正式服装(男方可选择西装或中式礼服,女方选择礼服或红色连衣裙);双方父母着装得体(如唐装、旗袍或正装)。
2. 宾客通知:提前12周发送邀请函(纸质或电子),注明时间、地点、流程(如是否需要自带礼物);确认宾客人数,以便安排餐饮。
3. 备用计划:准备应急物品(如创可贴、纸巾、针线包);若在酒店举办,提前检查音响、灯光设备,避免现场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