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土家族传统婚俗“八大礼”(精选核心流程)
恩施土家族婚礼以“繁而不乱、礼中有情”为特色,保留着千年民族文化印记。以下是更具代表性的八大礼仪环节:
1. 讨口气(提亲)
男方看中女方后,由媒人携礼物(如糖果、茶叶)到女方家提亲。若女方有意,会收下礼物并回复“容我商量”,是为“放话”;若不同意,则婉拒礼物。此为订婚初始程序,体现对女方的尊重。
2. 讨红庚(订八字)
女方允婚后,男方择吉日请媒人带“台盒”(内装衣物、糕点、酒肉及“庚书”、香烛等)到女方家,正式请求“发女方八字”(即女方生辰)。女方同意后,将女儿八字写于红纸,交由男方带回,双方据此合婚,确定婚姻合法性。
3. 过礼(送彩礼)
婚前三天左右,男方请“掌礼先生”带迎亲队伍(含媒人、女婿)前往女方家送彩礼。彩礼包括酒、肉、衣服、首饰、被里子等,另有“三茶”(给女方厨、茶师傅的红包)、“六礼”(给抬轿、打火把者的红包)。双方“装盒”(女方清点礼物)、“开盒”(男方展示礼物)后,完成彩礼交接。
4. 陪十姊妹(女方哭嫁)
迎亲前一晚,女方家设宴请九位未婚女子陪新娘,称为“陪十姊妹”。新娘身着盛装,哭唱“哭嫁歌”,内容包括“哭父母”(感恩养育)、“哭哥嫂”(不舍亲情)、“哭媒人”(调侃说合)、“哭梳头”(告别少女时光)等。众姊妹以歌回应,边哭边唱,直至深夜。男方同时设“陪十弟兄”宴,伴新郎喝酒、唱歌。
5. 迎亲(拦门与发亲)
迎亲当日,男方队伍至女方家门前,女方设“拦门礼”:用长凳堵门,上置酒壶、酒碗,男方需鸣炮、奏乐并与女方都管对歌(或讲礼),答对后方可进门。进门后,新娘由其兄弟(或叔伯)背出闺房,穿“露水衣”(红衣裤)、打“露水伞”(遮羞),行“踩斗”礼(站在方斗上踩脚印,寓意把富贵留给娘家),撒筷子(前甩八双给自己,后甩八双给兄弟,寓意“有吃有穿”)。随后,新娘上轿,迎亲队伍鸣炮出发。
6. 拦车马(祭路神)
迎亲途中,男方需在路口设“拦车马”仪式:由土老司(或长者)咬鸡冠取血,点于凳、香案及轿杆上,念咒祭路神,祈求新娘途中平安。轿夫、唢呐手中途也会向新人讨要“喜钱”“喜饼”,增添热闹氛围。
7. 拜堂(敬天地与祖先)
新娘到男方家后,先在堂屋前举行“堵煞入门”仪式(用鸡冠血洒于门槛、香案,驱邪避凶)。随后,新郎新娘在“掌礼先生”引导下拜堂:一拜天地(感恩自然)、二拜高堂(感恩父母)、夫妇对拜(结为夫妻),礼成后携手入洞房。
8. 回门(省亲)
婚后第二天或择吉日,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看望父母,称为“回门”。男方需备礼物(如烟酒、糖果),女方家设宴款待。回门象征新娘不忘父母养育之恩,也是两家亲情的延续。
以上八大礼涵盖了土家族婚礼从提亲到回门的关键环节,每一步都蕴含着对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的珍视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