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来的十大弟子 谁是如来的十大弟子

admin

如来的十大弟子是释迦牟尼佛最核心的十位门徒,因道行出众且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专能,成为原始佛教教团的中坚力量。他们的称号及主要事迹如下:

1. 摩诃迦叶(头陀之一)

又称大迦叶,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,婆罗门种姓。以“头陀行”(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)著称,少欲知足,常修苦行。他是佛教之一次结集的召集人,负责整合佛陀言教,对佛法保存与传播有重大贡献。禅宗尊其为西天之一代祖师,传说其在鸡足山入定,等待弥勒佛下生成佛。

如来的十大弟子 谁是如来的十大弟子

2. 舍利弗(智慧之一)

又称舍利子,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,婆罗门种姓。未出家前已是婆罗门教学者,与目犍连同为佛陀弟子中的“双贤”。皈依后以“智慧无穷”著称,能迅速理解佛法要义,辅助佛陀弘法40余年。传说其先佛入灭,回到故乡为母亲说法后安详涅槃。

3. 目犍连(神通之一)

又称大目犍连、目连,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,婆罗门种姓。皈依前与舍利弗同师“六师外道”,后随舍利弗皈依佛陀。以“神通广大”闻名,能凌空飞行、穿越墙壁,曾以神通识破莲花色女的诱惑。他是佛教重孝道的典范,《目连救母经》记载其以神通救母出地狱,形成“盂兰盆会”节日。

4. 须菩提(解空之一)

又称苏补底、善现,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,婆罗门种姓。以“深入理解佛法性空”著称,擅长讲解“空义”,传说其缝衣时因思及“诸法皆空”而未去迎接佛陀,得到佛陀赞许。他是《金刚经》中佛陀的主要对话者,被视为“悟空”的象征。

5. 富楼那(说法之一)

又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、满慈子,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,国师婆罗门之子。传说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,以“辩才出众、说法深入浅出”著称,能将复杂佛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。他曾到偏僻的输卢那国弘法,收500名弟子、建500座寺庙,是佛教的重要布教师。

6. 罗睺罗(密行之一)

又称罗云,释迦牟尼佛的亲生儿子,母为耶输陀罗。15岁出家,为佛教有“沙弥”之始。虽年少但严守戒律,“不毁禁戒、诵读不懈”,密行超人(隐藏功德、默默修持)。传说其游方归来时宿舍被占,仍能忍辱,最终证得圣果。

7. 阿难陀(多闻之一)

又称阿难,释迦牟尼佛的堂弟,甘露饭王之子。25岁起侍从佛陀25年,随侍期间记忆力极强,能记住佛陀所有教诲。佛教之一次结集时,他诵出《四阿含经》等经藏,现存佛经卷首“如是我闻”即指其亲耳听闻。他还促成比丘尼僧团成立,是佛教僧团的重要领导者。

8. 优婆离(持律之一)

又称邬波离,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,首陀罗种姓(原为宫廷理发师)。出家后“持 *** 谨,无所触犯”,是佛陀弟子中“持戒最严”的代表。之一次结集时,他负责阐述戒律,是律藏传持之祖,对佛教戒律体系的完善有决定性作用。

9. 阿尼律陀(天眼之一)

又称阿那律,释迦牟尼佛的堂弟,甘露饭王之子。出家初期因懈怠贪睡被佛陀呵斥,发誓“不眠”,最终因过度疲劳失明,却因此修得“天眼通”(能见十方世界如掌中果)。他提倡“少欲知足、弘法利生”的大乘思想,受到佛陀赞赏。

10. 迦旃延(论议之一)

又称摩诃迦旃延、大迦旃延,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。原为外道弟子,后皈依佛陀。以“能分别诸经、善说法相”著称,擅长将佛陀的略说之法义详细分析,帮助弟子理解;还热心布教,住于阿般提国教化多人,被视为“论议之一”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