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节气的含义是什么

admin

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,也是干支历的岁始(一年的开始)。“立”为“开始”之意,“春”代表温暖、生长,二者结合意味着万物起始、一切更生——寒冬已尽,春回大地,自然界的生机开始勃发,新的轮回就此开启。

从天文角度看,立春的划分有两种方式: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寅位为立春标志(斗转星移法);现行则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精确节点,通常在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交节。

在传统农耕社会,立春是岁首,承载着“辞旧迎新”的重要意义。秦汉以前,礼俗所重的并非阴历正月初一,而是立春日——重大祭祖、纳福祈年、驱邪攘灾、除旧布新等活动均安排在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形框架。

立春节气的含义是什么

立春的物候特征鲜明,古代将其分为三候:“一候东风解冻”(东风送暖,大地冰冻开始消融)、“二候蛰虫始振”(蛰居的虫类感受到阳气,从洞中苏醒)、“三候鱼陟负冰”(河里的冰逐渐融化,鱼游至水面,仿佛背着未完全融化的碎冰)。这些物候变化直观反映了春季的到来。

立春还有丰富的民俗内涵,如“迎春”(官员率众到东郊迎接春神)、“打春”(鞭打春牛,象征唤醒耕牛、祈求丰收)、“咬春”(吃春饼、萝卜等,寓意“咬”住春天、迎接新岁)等,这些习俗延续至今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