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段,称为“十二时辰”,每个时辰对应2小时,同时用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标记,并与十二生肖(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)一一对应。以下是具体对照关系:
1. 子时(23:0001:00)
生肖:鼠
别称:夜半、子夜、中夜
对应生肖原因:老鼠在此时段最为活跃,古人观察到老鼠常于夜间出洞觅食,故将子时与鼠搭配。
2. 丑时(01:0003:00)
生肖:牛
别称:鸡鸣、荒鸡
对应生肖原因:牛在此时段已完成夜间进食,开始反刍消化,古人认为牛“倒嚼”最细、最慢,状态舒适,故对应丑时。
3. 寅时(03:0005:00)
生肖:虎
别称:平旦、黎明、早晨
对应生肖原因:老虎在此时段最为凶猛,常外出游荡觅食,古人认为寅时是老虎活动的高峰期,故以虎配寅时。
4. 卯时(05:0007:00)
生肖:兔
别称:日出、破晓、旭日
对应生肖原因:此时天刚蒙蒙亮,月亮仍未完全消失,传说玉兔(月宫中的兔子)在此时段捣药,故将卯时与兔关联。
5. 辰时(07:0009:00)
生肖:龙
别称:食时、早食
对应生肖原因:传说龙在此时段行云布雨,是神话中“腾云驾雾”的更佳时刻,故辰时对应龙。
6. 巳时(09:0011:00)
生肖:蛇
别称:隅中、日禺
对应生肖原因:蛇在此时段从洞穴中爬出,开始活动,且毒性较弱,不易伤人,古人认为巳时是蛇最活跃的时段。
7. 午时(11:0013:00)
生肖:马
别称:日中、日正、中午
对应生肖原因:马在此时段精力旺盛,习惯站立休息(甚至睡觉也不躺下),古人认为午时是马“天马行空”的时刻,故对应午时。
8. 未时(13:0015:00)
生肖:羊
别称:日昳、日跌、日央
对应生肖原因:羊在此时段吃草最为旺盛,且传说羊撒尿频繁,有助于健康,故未时对应羊。
9. 申时(15:0017:00)
生肖:猴
别称:哺时、日铺、夕食
对应生肖原因:猴子在此时段最为活跃,喜欢啼叫、玩耍,声音洪亮,故申时对应猴。
10. 酉时(17:0019:00)
生肖:鸡
别称:日入、日落、傍晚
对应生肖原因:此时太阳落山,鸡开始进笼归窝,准备夜晚休息,古人认为酉时是鸡“归巢”的关键时刻。
11. 戌时(19:0021:00)
生肖:狗
别称:黄昏、日夕、日暮
对应生肖原因:狗在此时段开始守夜,警惕性更高,能看清远处的动静、听清细微的声音,故戌时对应狗。
12. 亥时(21:0023:00)
生肖:猪
别称:人定、定昏
对应生肖原因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停止活动准备休息,猪在此时段睡得最沉,鼾声洪亮,故亥时对应猪。
以上对照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时辰属相”的经典对应关系,融合了古人对动物活动习性与时间特征的观察,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民俗、命理等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