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经络运行图(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表)
中医“子午流注”理论认为,人体十二经络的气血运行随昼夜十二时辰(地支计时)呈现周期性盛衰变化,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当令(气血最旺盛),遵循这一规律有助于养生保健。以下是具体对应关系及养生要点:
1. 子时(23:001:00):足少阳胆经当令
胆经主决断,此时阳气初生,是胆汁排泄、机体修复的关键时段。养生要点:宜熟睡,避免熬夜,否则易耗伤胆气,导致胆汁淤积、失眠或神经衰弱。
2. 丑时(1:003:00):足厥阴肝经当令
肝经主藏血、疏泄,此时肝脏进入排毒和养血高峰。养生要点:需深度睡眠,避免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,否则会影响肝脏功能,导致肝血不足、烦躁易怒或面色晦暗。
3. 寅时(3:005:00):手太阴肺经当令
肺经主气、司呼吸,此时气血从肺经向全身传输,是呼吸系统活跃期。养生要点:避免剧烈运动,可做深呼吸或喝温水,有助于肺气宣发肃降,预防感冒或咳嗽。
4. 卯时(5:007:00):手阳明大肠经当令
大肠经主传导糟粕,此时大肠蠕动最旺盛,是排便的更佳时机。养生要点: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晨起可喝温水或蜂蜜水, *** 腹部(顺时针方向),促进肠道毒素排出。
5. 辰时(7:009:00):足阳明胃经当令
胃经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此时胃功能最强,是吃早餐的更佳时段。养生要点:需吃营养丰富的早餐(如粥、面食、鸡蛋等),避免生冷、油腻食物,以免损伤胃气。
6. 巳时(9:0011:00):足太阴脾经当令
脾经主运化,负责将胃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,是脾功能最旺盛的时段。养生要点:避免思虑过度(思伤脾),可做温和运动(如散步、八段锦)或 *** 足三里穴(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),健脾和胃。
7. 午时(11:0013:00):手少阴心经当令
心经主血脉、神明,此时心气最盛,是养心护神的关键期。养生要点:需适当午休(30分钟左右),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,可吃养心食物(如莲子、百合、红枣),预防心悸或心烦。
8. 未时(13:0015:00):手太阳小肠经当令
小肠经主受盛、化物,此时小肠对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。养生要点:午餐后不宜立即午睡或久坐,可适当活动(如散步),促进小肠吸收营养;避免暴饮暴食,减轻小肠负担。
9. 申时(15:0017:00):足太阳膀胱经当令
膀胱经主贮存、排泄尿液,此时膀胱功能最活跃,是新陈代谢的高峰期。养生要点:需多喝水(约500ml),及时排尿,避免憋尿,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;可做伸展运动(如瑜伽),拉伸膀胱经,缓解腰背疼痛。
10. 酉时(17:0019:00):足少阴肾经当令
肾经主生长发育、生殖,此时肾气最盛,是补肾的更佳时段。养生要点:避免过度劳累,可吃补肾食物(如黑豆、黑芝麻、核桃),或 *** 涌泉穴(足底前1/3凹陷处),补肾固精。
11. 戌时(19:0021:00):手厥阴心包经当令
心包经主保护心脏,此时心包功能活跃,是调节情绪、保护心脏的时段。养生要点:需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(如生气、焦虑),可散步、听音乐或 *** 内关穴(腕横纹上2寸,两筋之间),宁心安神。
12. 亥时(21:0023:00):手少阳三焦经当令
三焦经主运行水液、调节全身气机,此时是准备入睡的时段。养生要点:需放松身心,避免熬夜或过度用眼(如看手机、电脑),可泡热水澡或泡脚(水温40℃左右,时间1520分钟),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助于入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