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有什么特点 秋分节气的谚语解析

admin

1. 昼夜平分,平分秋季: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(《春秋繁露》载“昼夜均而寒暑平”);按农历划分,秋分居“立秋”至“霜降”秋季90天之中,平分秋季。

2. 气候由热转凉,温差加大: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南移,北半球昼渐短、夜渐长,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,气温下降速度加快;夏季风撤退、雨季结束,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,呈现“秋高气爽”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的特征。

3. 物候特征明显: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”(雷因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旺盛,雷声渐止)、“二候蛰虫坯户”(蛰居小虫用细土封堵洞口,抵御寒气)、“三候水始涸”(夏雨遗留的积水干涸,河流湖泊水量减少)。

秋分有什么特点 秋分节气的谚语解析

4. 农事进入“三秋”大忙:秋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,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(农谚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),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忙于晚稻收割、翻耕土地、准备油菜播种;“三秋”大忙强调“早”字,需及时抢收避免早霜冻、连阴雨危害,适时早播冬作物以利用冬前热量资源。

二、秋分节气谚语解析

1. 昼夜与气候预测谚语:“秋分秋分,昼夜平分”直接点出秋分昼夜等长的核心特征,是对节气天文的通俗;“秋分有雨,寒露凉”“秋分有雨,天不干”通过秋分当天的降水,预测后续寒露节气气温下降、近期阴雨持续的天气趋势;“秋分不宜晴,微雨好年景”则认为秋分宜下小雨,有利于土壤保墒和农作物后期生长。

2. 年景与收成预测谚语:“秋分有雨来年丰”是农民对秋分降水与来年丰收关系的经验,认为秋分降雨可滋润土壤、促进作物根系生长,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;“秋分只怕雷电闪,多来米价贵如何”则将秋分雷电视为不利征兆,认为雷电可能伴随强对流天气,影响作物灌浆成熟,导致粮食减产、价格上涨。

3. 农事活动谚语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更佳播种时间为秋分,过早易受冻害、过迟则难以越冬;“秋分天气白云来,处处好歌好稻栽”反映江南地区秋分宜播种水稻的气候条件(白云天气预示晴好少雨,适合水稻移栽);“秋忙秋忙,绣女也要出闺房”用夸张手法强调秋分时节农事繁忙,连在家的女子都要参与收割、播种,体现“三秋”大忙的紧张节奏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