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妆是女子出嫁时,女方家庭从娘家带到丈夫家的衣被、家具及其他用品,其核心目的是资助新家庭生活、展示女方家庭实力,同时为新娘争取在夫家的地位。从法律角度看,嫁妆的归属主要取决于赠与时间(婚前/婚后)及女方父母的明确意愿(是否指定仅赠与女儿)。
1. 婚前女方父母赠与的嫁妆:属于女方个人财产
若女方父母在结婚登记前将嫁妆(如现金、首饰、家具、车辆等)赠与女儿,且未明确表示“仅赠与女儿个人”,根据《民法典》之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,该嫁妆视为女方父母的婚前赠与,属于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。此类嫁妆不因婚姻关系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,离婚时仍归女方所有。
例如:女方父母在两人领证前,将10万元现金存入女方银行账户作为嫁妆,该笔资金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,男方无权分割。
2. 婚后女方父母赠与的嫁妆:需看是否有明确约定
若女方父母在结婚登记后赠与嫁妆,根据《民法典》之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,婚后所得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,但若女方父母明确表示“仅赠与女儿个人”(如书面赠与合同、口头明确说明),则该嫁妆属于女方个人财产,离婚时不参与分割。
例如:婚后女方父母为女儿购买一辆汽车,登记在女儿名下,并明确表示“这是给女儿的个人财产”,则该车属于女方个人财产。若未明确约定,通常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属于共同财产。
3. 特殊情况的例外约定
若夫妻双方对嫁妆归属有书面约定(如《婚内财产协议》),且约定符合法律规定(自愿、书面形式),则按照约定处理。例如,双方可约定“婚后女方父母赠与的嫁妆归双方共同所有”,此时嫁妆将转化为共同财产。
需注意的是,嫁妆的归属认定需结合赠与时间、父母意愿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,避免仅凭习俗或口头约定引发纠纷。若涉及大额财产(如房产、车辆),建议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归属,以保障双方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