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,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(太阳到达黄经315°)。民间常把这天视作“春之始”,各地有迎春、鞭春牛、咬春等习俗,寄托对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祈愿。2025年的立春在2月3日 22:10:13(北京时间)。
二 民俗禁忌清单
禁忌 | 含义/来源 | 建议做法
不宜争吵、口出污秽 | 求一年和气、开个好头 | 说话和缓,遇事先缓一缓
不宜见血光 | 传统认为不祥之兆 | 避免屠宰、纹身等出血行为
不宜看病 | 旧俗“讨彩头”,怕“一年不顺” | 若确有不适,及时就医,健康优先
不宜理发 | “发如草木”,春生勿伤 | 非急勿剃,改日再理更合民俗
不宜睡懒觉/长卧 | 春阳初升,宜早起迎新 | 早起散步、舒展身心
不宜搬迁、动土 | 交节之时气场杂,恐扰动家宅 | 重要搬迁另择吉日
出嫁女不回娘家 | 旧俗忌“回春”之象 | 尊重家规,现代多从简从宽
不宜醉酒 | 防失仪与冲突,保全年体面 | 少饮为宜,不拼酒不劝酒
不宜扫地、倒垃圾 | 民俗恐“扫走财气” | 当天少动扫除,可延后清扫
不宜空锅开火 | 象征“空无一物”不吉 | 有米下锅,做顿合宜的“春味”
躲春(择人而异) | 与流年太岁有“冲、刑”等者,立春前后短暂避扰 | 选安静处独处片刻,避免与人争执;并非人人必需
三 现代健康与安全建议
保暖与防病:立春处于冬春交替,气温波动大,注意“春捂”,开窗通风、勤洗手、戴口罩,减少聚集,降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风险。
作息与运动:顺应阳气升发,早睡早起,进行散步、太极、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,避免大汗淋漓。
饮食调养:少食辛辣油腻,多吃新鲜蔬菜与适量辛甘发散之品(如韭菜、香菜、洋葱、白萝卜等),助阳而不伤胃。
护肝与情志:春季与“肝”相应,宜戒怒戒躁、心态平和,有利气血和畅。
何时必须就医:若出现发热、剧烈疼痛、持续不适等,请及时就医,不要因迷信禁忌而延误。
四 科学看待与理性选择
上述禁忌多源自传统民俗与文化象征,重在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;其中如“看病不吉”“出嫁女不回门”等,现代社会应以健康与家庭和谐为先,理性参考、不必拘泥。
关于“双春年/无春年”(农历因置闰导致的年内有或无立春),属于历法现象,与吉凶无关;“躲春”属民俗,做不到也不必强求,量力而行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