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流传着多首关于三伏天的顺口溜,既体现节气特点,也包含生活智慧,常见版本如下:
1. 基础版: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。这句顺口溜了三伏天的传统饮食习俗——头伏吃饺子寓意“开胃解馋”,二伏吃面条象征“顺顺利利”,三伏吃烙饼卷鸡蛋则是“补充营养”的体现。
2. 气候特点版:一伏二伏三伏热,四伏五伏六伏雨。用通俗语言概括了三伏天及后续的气候趋势,强调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,之后逐渐进入多雨季节。
3. 对比版: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。通过与“三九”(冬季最冷时段)对比,突出“中伏”(三伏的第二阶段)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。
4. 详细版:夏至三庚数头伏,立秋一庚入末伏。中伏有时二十天,全看庚日咋出现。这句顺口溜讲解了三伏天的计算 *** ——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(干支纪日法中带“庚”的日子)开始算头伏,立秋后之一个庚日进入末伏,中伏时长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的庚日数量(若有4个庚日则中伏10天,5个则20天)。
2025年一伏二伏三伏时间
2025年三伏天共计30天,为近年来“最短”三伏之一,具体时间如下:
初伏:2025年7月20日~7月29日(10天);
中伏:2025年7月30日~8月8日(10天);
末伏:2025年8月9日~8月18日(10天)。
计算依据:2025年夏至(6月21日)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(庚寅日),故初伏从当日开始;初伏后之一个庚日是7月30日(庚子日),进入中伏;立秋(8月7日)后之一个庚日是8月9日(庚戌日),开始末伏。因2025年夏至到立秋仅有4个庚日,中伏仅持续10天,总时长较“40天长三伏”模式缩短10天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