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五中元节在传统民间习俗中不建议剪头发。
民间普遍认为,剪头发会削弱个人的精气神与生命力,而中元节是祭祀祖先、亡灵的重要日子,需保持身心清净,以示对先人的敬重。传统观念中,死去的人入殓下葬时会剪发,因此中元节(百鬼夜行的节日)剪头发可能招来鬼魂注意,带来厄运。部分地区还有“剪头会引来亡灵”的说法,尽管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,但仍被不少民众视为禁忌。
中元节被称为“鬼节”,主要源于道教、佛教文化与民间信仰的融合:
1. 道教“中元赦罪”传统:道教将七月十五定为“中元节”,对应“三官大帝”中的“地官”,职责是检校人间善恶、赦免鬼魂罪孽。传说此日地府会打开鬼门,释放所有鬼魂,让其返回阳间享受祭祀,因此被称为“鬼节”。
2. 佛教“盂兰盆节”融合:佛教中,七月十五是“盂兰盆节”(意为“倒悬”),源于“目连救母”的传说。目连用神通看到母亲堕入饿鬼道受苦,佛陀教其在这一日供僧,以功德救母脱离苦难。这一仪式与中国传统祭祖习俗结合,强化了“超度亡魂”的主题,进一步推动了“鬼节”的称呼。
3. 民间“鬼月”信仰:农历七月被视为“鬼月”,传说七月朔日(初一)鬼门开启,七月晦日(三十)关闭,期间鬼魂游荡人间。中元节作为鬼月的核心日子,自然成为“鬼节”的代名词。
综上,中元节的“鬼节”之称,是道教、佛教文化与民间鬼神信仰共同作用的结果,核心是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对亡灵的超度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