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是不是就是秋天了

admin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之一个节气,标志着秋天的起始阶段,但不等同于气象学上的入秋。从传统节气看,立秋意味着夏季的暑热开始衰退,万物从繁茂生长转向成熟;但从现代气象学角度,入秋需满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℃以下的标准(简称“候平均气温法”),而立秋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高温时段。

立秋时节的天气特征:暑热未消,“秋老虎”仍在

立秋处于“三伏天”的中伏或末伏(约8月上旬至中旬),地表仍储存着夏季积累的大量热量,气温下降缓慢。此时我国多数地区仍以晴热高温为主,湿度较大,体感闷热(即民间所说的“秋老虎”)。例如,长江中下游地区立秋后可能仍有35℃以上的极端高温,华南地区甚至要到10月下旬才会明显转凉。

立秋是不是就是秋天了

气象学入秋的时间差异:因地域而异

我国地域辽阔,秋季开始时间差异显著:

北方地区:如东北(长春8月20日左右)、华北(北京9月11日左右),因纬度较高、冷空气影响较早,立秋后12个月左右可能进入气象学秋季;

南方地区:如华南(广州11月10日左右)、江南(杭州10月4日左右),因受海洋调节和地形影响,入秋时间较晚,部分年份甚至11月才真正凉爽;

西南地区:如成都、重庆,因盆地地形导致热量不易散失,入秋时间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。

立秋的“秋意”:物候与文化的提前感知

虽然气象学入秋较晚,但立秋后自然界的物候变化已开始显现:

一候凉风至:偏北风增多,风力加大,吹散暑气,带来丝丝凉意;

二候白露生:昼夜温差加大(可达10℃以上),清晨植物表面凝结露珠;

三候寒蝉鸣:蝉鸣声减弱,转为低沉,预示天气转凉。

这些变化让人们对“秋天”的感知提前,但真正的凉爽需等到白露节气(约9月上旬)后,此时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,早晚气温明显下降,秋乏、秋燥等现象逐渐明显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