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科学界的共识,现代人类(学名:Homo sapiens) 是灵长目人科人属的唯一现存物种。截至2025年,全球人口估计超过80亿,人类仍在通过繁殖、迁徙和文化传承延续种群。考古学、遗传学及历史记录均明确支持这一结论:人类起源于约30万年前的非洲,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扩散至全球,取代了尼安德特人等其他古人类物种,成为地球的主导智慧生物。
“人类早已灭绝”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
*** 上所谓“真正的人类已经灭绝”的观点,多为对科学知识的误解或科幻作品的虚构设定。例如,有观点认为现代人类由动物演变而来,但这混淆了“演化”与“灭绝”的概念——人类是从类人猿(如黑猩猩、大猩猩的共同祖先)逐步演化而来,而非由现存动物直接转变,且这一过程从未中断。部分说法引用科幻小说(如《银河帝国》中的“银河黑暗时代”)或未经证实的预言(如2012年世界末日),但这些均为文学创作或假设,未被科学证据支持。
科学预测: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灭绝风险,但非“早已灭绝”
科学家通过气候模型、地质记录等研究,预测约2.5亿年后,由于板块运动导致的大陆聚合(形成“终极 *** 大陆”)、太阳辐射增强及极端气候(如全球气温上升15℃以上、内陆沙漠扩张),人类可能因无法适应环境而逐渐灭绝。但这一预测基于当前环境趋势,未考虑人类科技发展(如气候工程、星际移民)的潜在影响,且时间尺度远超人类现有历史。
人类的演化与延续:从古至今的连续性
人类演化并非线性过程,而是通过自然选择、基因流动(如与尼安德特人、丹尼索瓦人的杂交)不断适应环境。例如,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(Homo sapiens)在30万年前出现后,逐渐发展出复杂的语言、工具和社会结构,经历了旧石器时代、农业革命、工业革命等关键阶段,直至今日的信息时代。这一连续性表明,人类并未“灭绝”,而是在不断演化中延续种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