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水产养殖注意事项

admin

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常达10℃以上,易出现水体分层、底层缺氧与“倒藻”,需重点稳水与增氧。建议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–3小时打破分层;夜间提前开启至天亮;备好化学增氧剂应急。每7–10天用过 *** 氢钾等氧化型底改,交替配合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分解有机物;定期补充碳源稳定藻相。换水遵循“缓换水”,单次不超过池水的1/3,并避开大风、强降雨时段操作。全程加强溶解氧、pH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指标监测,异常及时处置。

二 科学投喂与营养免疫

坚持“四定”(定时、定点、定质、定量)投喂,不盲目加量;白露前后摄食旺盛但消化能力受温差影响,宜少量多次,避免残饵坏水。饲料保持新鲜,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维、免疫多糖等以增强抗应激与免疫力;遇降温、降雨、阴天或鱼群摄食差时,适当减料或停喂。投喂时段以晴天上午与中午为主,阴雨天、傍晚与强降温期控制投喂量。

白露水产养殖注意事项

三 病害防控与用药规范

坚持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。白露期常见病害包括:病毒性如草鱼出血病、锦鲤疱疹病毒、鲤浮肿病毒、鲫造血器官坏死症;细菌性如烂鳃、肠炎、败血症;寄生虫如小瓜虫、指环虫、车轮虫、锚头蚤。细菌性病害治疗前尽量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;寄生虫病以显微镜确诊,优先选择 *** 性小的药物,严格按规范用量与疗程执行,避免频繁杀虫。可定期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与温和消毒剂(如二氧化氯、聚维酮碘)进行环境消毒;病死鱼及时捞除并无害化处理,工具设施消毒,减少病原传播。用药严格遵守休药期与禁限用规定,例如不得使用孔雀石绿、氯霉素、硝基呋喃类等禁药,部分喹诺酮类(如氧氟沙星、诺氟沙星等)已停止使用,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。

四 日常管理与应激控制

坚持早—中—晚巡塘,结合未来一周天气提前调整投喂与增氧;遇降温、降雨、大风等恶劣天气前,提前稳水、增氧并减少操作扰动。合理加深水位至约1.5–2米以缓冲温差,变天前可适量泼洒VC/葡萄糖等抗应激。保持合理养殖密度,负荷偏重池塘可适度减密;拉网、分池、转塘等操作尽量避开变天期,并在操作后及时消毒,降低机械性损伤与继发感染风险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